進口劍桿織機實用操作
隨著紡織行業的不斷發展和進口織機的不斷引進,如何正確的使用進口設備(如何讓一流的設備生產出一流的產品)已備受廣大用戶及維修工的關注。如果不能正確地掌握使用這些高級機器的方法,那么就發揮不了設備的先進優勢,也就生產不出一流的產品。我覺得這也是與我們購買進口設備的原意有所相駁,也可以說這是一種真正的浪費。
一般來說,織造過程中出現的病疵:如斷緯、縮緯、雙緯、空緯、以及長距離的斷經等毛病,有可能是由于原料或者是組織的緣故,也有可能是由于擋車工或者是維修調試人員的原因造成。任何先進的織機都無法保證這些問題不會出現,但只要我們調整得當,我們可以保證織機在出現這些毛病的時候及時停下來,然后由擋車工去解決這些問題,從而保證開出合格的產品。
那么如何來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呢(或者是減少這些問題發生的概率)?這也就是進口織機技術之先進所在。目前進口的紡織機器都配置了相當先進的計算機控制系統,通過操作界面(即人機交流界面)由操作員輸入最合適的參數,就能取得最佳的生產效果。當然,這些參數有一定的參考數值范圍,但它不是一個一層不變的定值,在一定的條件下它是一個變量,如濕度、溫度不同等環境因素,原料好壞的因素,操作工操作方式不同的因素,調試工所調物理機械參數的不同以及機器型號不同等因素,這些參數都必須作相應的變化。
在織機中涉及到的眾多參數中最主要的有:張力監測、緯紗監測和經紗檢測三方面的靈敏度和過濾值。
本人就比利時畢佳樂公司GAMMA-190型織機為例,舉例說明關于緯紗檢測方面靈敏度和過濾值調整的經驗。以150D-DTY為例,由于該原料較輕而細,靈敏度低了就容易檢測不到,易造成誤停,可以調到最大值16,過濾值可以在3-5范圍調整,而如果紗線支數再輕細一些那么就應該將過濾值逐步調大,反之如果紗線支數較大,紗線較粗,就應該將靈敏度調小,將過濾值調小,如一支的雪尼爾紗可以將靈敏度調至6或更小,將過濾值調至2或1。否則可能導致斷緯紗不停或縮緯或雙緯。而緯紗終端檢測角度需設在310度或以上,否則有可能導致斷緯紗不停或縮緯或雙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