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銅產量創紀錄價逼年內最高點
據了解,受美元貶值及礦山供應受損影響,國際銅價周三飆升4%至13個月高點,而10月23日公布的數據也顯示,9月份國內精煉銅產量創下了39.48萬噸的歷史紀錄。分析人士表示,國際金融環境和市場供需都對目前銅價形成支撐,預計市場將震蕩走高。
近期美元匯率疲弱走勢,助推商品市場大漲。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BA) 周三公布,上周美國抵押貸款申請連續第二周下滑,使投資者重新調整經濟復蘇預期。當天,美元指數下跌0.59點至75.1點,為一年來新低。受此影響,全球大宗商品普遍上揚,WTI原油重回80美元,LME綜合銅更飆升4%,至每噸6670美元。昨日滬銅跟隨外盤全線收漲,但庫存高企且現貨趨疲制約漲幅,滬銅1001合約收盤窄幅收窄至0.94%,報50460元/噸。
除美元以外,智利銅礦勞資談判可能引發供應中斷,以及中國銅需求意外強勁增長,也是短期銅價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受此前必和必拓為其Escondida銅礦工人達成加薪協議,及正在進行的智利Spence銅礦工人罷工的鼓舞,智利Andina銅礦公會拒絕Codelco提出的加薪方案,要求Codelco為該兩年期合同加薪5%。根據程序,Codelco有15天的時間對該要求做出回應。若未達成協議,智利政府允許公司方面請求額外五天的政府調解,之后工人可以罷工。由于智利銅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銅礦工人罷工事件暫時打破市場多空均衡,最近三周來,LME銅價漲幅超過了12%。
相對國際礦業巨頭遭遇的減產尷尬,國內銅產量則在高銅價刺激下迅猛增長。中國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9月份國內精煉銅產量達到創紀錄的39.48萬噸,同比增長20.5%,環比增長8.2%。
市場人士表示,國內冶煉廠和采礦商對金屬價格高企做出了快速反應,銅、鋁產量的提高既可被理解為中國需求進一步復蘇,亦可被解讀成供過于求的風險正在提高。
國際期貨金屬部經理劉旭分析認為,今年銅精礦加工費較高,且銅價不斷上漲,銅冶煉廠開工率基本滿負荷生產,國內銅精礦進口量從4月份以來也一直保持在50萬噸以上的水平,這直接推動了國內銅產量創下歷史新高。
而從需求方面來看,電力電纜的旺盛需求也是電解銅產量增長的有效保障。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國內銅材產量86.93萬噸,同比增長34.3%,環比增長2.2%,達到僅次于6月份的歷史次高水平。其中,電力電纜是絕對主力,9月份共生產195.7萬千米,同比增長20.9%。
光大期貨分析師曾超介紹說,今年前8個月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僅完成了規劃投資3600億元的52.7%,實際進度慢于預期。但8月份,發改委能源局集中批復了61個電網建設項目,預計四季度電網投資將會加速,并帶動線纜領域銅消費的增長。
本周,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8月期間,全球銅市場供應短缺7.1萬噸,而上年同期為供應過剩1萬噸。今年1-8月全球銅消費1226萬噸,略高于上年同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