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業振興新規劃激活兩大熱點
近期從公開信息研究發現:裝備制造業規劃1月16日由發改委、工信部及行業專家共同討論,做最終修改后將上報國務院。我們認為,裝備制造業規劃會順利被國務院通過,進而形成對我國裝備制造業整體發展環境的支持,作為A股市場裝備制造板塊比較龐大,品種涵蓋機械、儀表、軍工、造船、汽車、飛機等諸多領域,而筆者研究認為就現階段來看,建議關注在核電、新能源和行業龍頭明顯的特殊需求裝備制造公司這兩個方面的品種更應重點挖掘。
首先,核電、新能源等重大裝備制造類公司值得重點關注。從中國核電發展規則來看,建設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核電站已經成為共識,國產設備化也提上了核電議程,比如核電設備等近年來研究及應用成果加大,中核蘇閥的多種核級閥門通過鑒定并應用于核電站;中科華、上海發電設備成套院、一重、東方電氣等多個核電裝備企業產品成為核電設備國產化的重要推動力量,通過扎實推進核電裝備國產化工作,目前已初現一些良好態勢,此次國務院如果通過裝備制造業產業規則將為核電設備制造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與政策扶持;另外從新能源的角度來看,從事風電設備、電動能源設備的上市公司如華儀電器、科力遠、金風科技等這些裝備制造業的未來發展同樣長期看好,因此核電與新能源領域的重大裝備制造類公司是投資者挖掘該板塊的首選。
其次,行業地位和特殊需求明顯的裝備制造龍頭值得深入挖掘。
從裝備制造業的振興規劃意見稿來看,該規劃主要是方向性和政策性的調整方案。規劃意見稿中比較突出涉及重大裝備和基礎零部件,尤其是基礎零部件首次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從目前重大裝備和基礎零部件的上市公司來看,行業品種較多。以工程機械行業來看,目前的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科技、柳工等明顯處于重要龍頭地位,而就汽車零部件來看,如何大范圍的培育出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重點企業已成當務之急。從未來我國優勢的裝備制造業來看,近年來受益于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和對外貿易的增加,我國船舶制造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已擠身全球最大造船國行列,且將從造船業大國向造船業強國的轉變,這一轉變也意味著我國裝備制造業的核心競爭能力的提升。從未來產業來看,由于我國軍工領域航空母艦等軍事造船、大飛機制造等均顯示出較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也為其以中船股份、西飛國際等裝備制造類公司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總體來看,筆者研究認為,裝備制造業規劃的即將推出將對其中的一些龍頭企業和具有特殊需求相關公司形成非常好的政策支持,特別是對于核電、新能源和特殊需求的裝備制造類股票可采取深入挖掘,積極運作的思路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