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行業振興規劃促進機床消費增長
2008年11月初,國家出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將在2010年底前投資4萬億元人民幣。國家發改委按國務院的要求部署,編制或正在編制九大產業振興規劃,這九大產業包括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
裝備制造
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指出: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必須依托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包括:高效清潔發電、特高壓變電、煤礦與金屬礦采掘、天然氣管道輸送和液化儲運、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等領域的重點工程以及鋼鐵、汽車、紡織等產業的重點項目,有針對性地實現重點產品國內制造和技術自主化。
通過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提升大型鑄鍛件、基礎部件、加工輔具、特種原材料等配套產品的技術水平,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變產業增長方式。支持企業聯合重組,發展具有工程總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和融資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加快完善產品標準體系,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
船舶
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將穩定船舶企業生產及訂單,加大信貸融資支持力度,化解經營風險,并控制新增造船能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大型企業綜合實力。
中央將撥付專項資金用于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遠洋漁船、特種船、工程船、工作船等專用船舶以及海洋工程動力及傳動系統等關鍵系統和配套設備的國產化將是科研開發的重點。技術改造主要針對提高國產設備裝船能力。
汽車
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對低排放汽車給予稅收優惠,推動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化;并嚴格控制鋼鐵總量,停批單純擴大產能的項目,同時鼓勵實施兼并重組。
今后三年中央安排1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發展;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推動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化。自主創新主要針對整車設計開發;技術改造將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的產業化以及提升整車性能的關鍵零部件。
鋼鐵
鋼鐵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出,嚴格控制鋼鐵總量,穩定國際市場份額,推進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鋼鐵集團,提高集中度;加大技術改造、研發和引進力度,在中央預算內基建投資中列支專項資金,推動鋼鐵產業技術進步。
紡織
紡織行業振興規劃決定將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此次振興計劃在保增長的同時,注重了結構調整,對于那些規模較大并且注重環保的大型企業國家可能會加大扶助力度,但對于那些落后的高污染產能,將會加速淘汰。
此外,政府將推動和引導紡織服裝加工企業向中西部轉移,建立新疆優質棉布和棉紡織品生產基地。
石化
煉油、乙烯、煤氣化、工程塑料、化肥等是石化行業振興規劃中的重點。其中,煉油、乙烯方面是對現有項目的改造和已經開工項目的加快推進;由于國內化肥現有產能充裕,重點將是調整產業結構和升級改造。
電子
通過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將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實施集成電路升級、新型顯示和彩電工業轉型和第三代移動通信產業(3G)新跨越等,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電子信息產業,并支持優勢企業兼并重組。今后三年電子信息產業的重點是:完善產業體系,確保骨干產業穩定增長,著重增強計算機產業競爭力;立足自主創新,著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突破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瓶頸,提高軟件產業自主發展能力;大力推動業務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等。
有媒體認為,2009年-2011年,3G、下一代互聯網、數字電視網絡的"三網"建設,將要形成60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投資規模,并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
這些規劃的出臺,必將對機床工具消費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去年年底國家撥付1000億元緊急啟動一批重點項目,今年將繼續撥付上千億元資金支持行業振興規劃的實施。目前,工信部正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制定關于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投資指南,將建立150億技術改造資金,主要用貸款貼息的辦法,對上市企業、上市企業的項目經過審核以后給予支持。爭取用150億元的貼息帶動3000億元到4000億元的企業技術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