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老店收購東北鋼琴Gibson為老國企調音
與上世紀20年代的美國、60年代的日本以及80年代的韓國一樣,中國大陸正在經歷一場“鋼琴潮”——在過去的20年里,這個市場消化了近500萬架鋼琴,而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正在為添置這件“新家具”準備好富余空間。
“當一個國家的經濟處于上升周期時,開始富裕、有著良好教育、而且有了子女的家庭便會考慮:我們是否需要一架鋼琴了呢?”作為全球最大樂器公司、美國百年老店Gibson公司在中國的代表,54歲的周文華微笑著說。
周所管理的鋼琴品牌Baldwin(鮑德溫)、Hamilton(翰美登)和J&C Fisher在業內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絲毫不敢放松。如今,全球最大的13家鋼琴公司都已經進入中國,連同中國本土公司一起在這個“狹小”市場上跑馬圈地,這使得中國大陸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鋼琴制造基地。
本報近日獨家獲悉, Gibson公司即將全資收購中國最大的鋼琴制造企業之一——東北鋼琴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東北鋼琴),此舉將幫助Gibson公司在華的產能躍居第二位。后者是中國本土三大鋼琴品牌之一,已有超過50年的歷史。
盡管業內普遍看好此次聯姻,但這樁交易由于發生在近期而顯得備受矚目——一些反對者擔憂外資日漸頻繁地并購中國領先的行業領軍品牌,但最終將這些品牌棄之不顧的做法會損害國家利益。
中國興起“鋼琴潮”
“歐美日韓的鋼琴市場歷經多年發展都已趨于飽和,中國可以說是最后一塊市場。”周文華說。
德國斯坦威,日本YAMAHA、KAWAI,韓國的英昌、三益以及歐洲的幾大鋼琴家族企業也先后完成了在中國的布局,本土企業中比較出名的則包括廣東珠江和北京星海。
中國城市里的各大階層都試圖加入到這一場“鋼琴”的盛宴中來。
奔馳汽車中國公司本月初在上海贊助了著名鋼琴演奏家朗朗的獨奏會,上海通用別克品牌也經常贊助鋼琴演奏會,類似的行動正在汽車廠家之間大為流行——那些最先對鋼琴等高雅藝術有鑒賞力的人群,也成為了汽車廠家們爭奪的焦點。
上海大劇院門口的倒票“黃牛”也是蠢蠢欲動?!艾F在的行情是鋼琴演奏會只要能搞到票,就能掙錢。”
而在另一邊,音樂學院的門口常常排起參加鋼琴考級的長隊:年齡從5歲到18歲不等的少男少女,在年輕父母們殷切的目光中進入考場——其中一個原因在于,上海等很多城市學生參加升學考試,鋼琴被視為特長可獲加分。
中國城鎮居民的住房也正在為“適應”鋼琴這樣的大家伙而變寬。
建設部今年年中發表的城鎮房屋概況統計公報,2005年全國城鎮人均住宅建筑面積26.11平方米。
“與2000年相比增加了6.4平方米左右,放一架鋼琴已綽綽有余?!钡禺a業內人士葉鶯說。
Gibson的新菜單
得益于中國消費者的巨大熱情,自2003年進入中國以來,Gibson旗下鋼琴品牌Baldwin(鮑德溫)以每年60%的銷量高速增長。
2004年,Gibson通過收購在廣東中山設立了鮑德溫(中山)鋼琴樂器有限公司,作為其在華的首個鋼琴生產基地,主要生產Baldwin(鮑德溫)、Hamilton(翰美登)和J&C Fisher等品牌系列立式鋼琴。
“隨著Gibson公司鋼琴業務的不斷壯大,原來的生產能力已不能滿足于現有的市場需求。”周文華說,“來拿貨的經銷商排著隊請我吃飯?!?br>
周隨后說,就Gibson公司全資收購東北鋼琴有限責任公司,雙方已于12月14日在遼寧營口舉行了正式簽字儀式。但他不愿意透露交易涉及的具體金額。
“東北鋼琴的加入,無疑將突破現有的生產瓶頸和極大豐富公司的鋼琴產品。”Gibson公司總裁Dave Berryman稱,“東北鋼琴將成為Gibson全球主要的鋼琴生產基地。”
東北鋼琴成立于1952年,是我國鋼琴生產的骨干企業。目前已具備年產3萬架立式鋼琴和1萬架三角鋼琴的生產量,生產能力位居全國同行第三。
“這意味著我們的產能將提高到第二位,但可能還不會一下子生產那么多?!敝芪娜A說。
對于那些老少兩代都在東北鋼琴廠工作的老員工而言,他們得漸漸熟悉一個洋氣的新名字。
Gibson已宣布新公司將更名為“鮑德溫-東北鋼琴樂器有限公司”,東北鋼琴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大鳴將繼任更名后的鮑德溫-東北鋼琴樂器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收購讓張大鳴的“大膽”經歷更進了一步。張在鋼琴業內和當地都以“敢闖”出名,他將東北鋼琴從一家傳統的東北老國企變成了一家“洋企業”。而此前東北鋼琴曾在上世紀90年代收購歐洲鋼琴品牌Nordiska(諾的斯卡),這個品牌如今是“中國馳名商標”,該品牌產品目前三分之二以上用于出口。
“他們在繼續發展中遇到了瓶頸,但在收購之前,東北鋼琴仍是贏利的?!敝芪娜A說。
老國企的新賽道
周所提到的東北鋼琴的“瓶頸”主要在于營銷和“技術的最后一道工序”。
“東北鋼琴的產品按照目前的價格,已經做得非常出色,但他們需要嫁接的是我們的品牌管理和營銷理念。”周文華說,“一架鋼琴12000多個零件中的許多都必須手工完成,它卻沒有被當成藝術品?!?br>
中國的大學校園里如今仍有很多男生以擁有一把Gibson的電吉他為夢想,這似乎能幫助他們在心愛的女生面前獲得表演的勇氣。這樣的品牌忠誠度,是東北鋼琴這樣的老國企難以做到的。
而Gibson產銷分離的明晰分工模式,也有別于東北鋼琴“前店后廠”一條龍的模式。2003年,Gibson在中國成立了獨資子公司——激聲博韻(上海)樂器貿易有限公司,全面負責在華推廣、銷售包括國產和進口在內的全系列樂器產品。
業內人士透露,國外琴行從東北鋼琴等中國鋼琴廠低價買進鋼琴以后,稍加修飾整理,就可以以高出三倍的價格在國外出售。這其中豐厚的利潤主要是通過高技術工人進行鋼琴音色整理后形成的。
這“技術的最后一道工序”卡住了東北鋼琴這樣的本土鋼琴公司,他們擁有的技術工人的音樂修養和技術經驗還存在一定差距。
東北鋼琴目前已經擁有一批相對熟練的年輕技師,今后他們將被Gibson派到國外培訓,未來Gibson還會把很多專利技術和設備引入東北工廠。
“成熟的技師至少要5年以上經驗,在國外30-40歲是鋼琴技師的平均年齡。”周說,“當然他們的薪水也是國內的幾十倍?!?br>
Gibson在中山的另一家工廠或許是東北鋼琴“改造”的樣板。
2005年至今,鮑德溫(中山)鋼琴廠相繼研制出兩款美國風格的Baldwin B47、B52型經典立式鋼琴,這兩款產品的平均售價為4萬-5萬,甚至高于原裝進口鋼琴的價格,更是遠高于2萬多的普及型鋼琴。
“鋼琴正在進入中國的尋常百姓家,但我希望它不是一個向別人證明自己品位的擺設,而應該學會享受它?!贬槍χ袊蝗酥g開始流行買鋼琴送人的“新時尚”,周文華說。
記者王亮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