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美元恐傷及銅價
7月銅價出現了劇烈波動之勢,月初先暴跌后暴漲,然而最終依舊回吐了所有漲幅收低。從近期的情況觀察可知,支撐滬銅上漲的因素大多是技術面上的超跌反彈要求。基本面方面則大多是對銅價非常不利的。40000元/噸是滬銅非常重要的一個心理關口,在這一關口再度被突破之后,筆者判斷,滬銅價格有可能在8—10月出現加速下跌的走勢。
國內精銅消費低迷狀態難改
中國需求的放緩,是銅價面臨的最大問題。綜合20家分析機構預估的中值顯示,7月我國制造業PMI可能為50.2%。盡管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定向寬松的貨幣政策雙管齊下,短短7個月內我國央行三降息兩降準,基準利率降低75個基點、存準率降低150個基點,但制造業仍未有明顯起色。這勢必令反映中國景氣程度的“銅博士”遭受重擊。
從銅的消費領域來看,“冰洗彩”的低迷已成定局,耗銅大戶——空調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上半年國內空調產量累計增速只有2.78%,與去年同期的16.31%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無獨有偶,主要的耐用消費品——汽車的產量累計增速也從去年的兩位數下滑到了今年的2%。此外,房地產投資情況依然掙扎在同比下滑的道路中。作為在投資和消費領域中被廣泛應用的銅材,在宏觀經濟形勢未能企穩的背景下,其整體需求仍將萎縮。
美元蓄勢大漲,恐將傷及銅價
7月30日凌晨,美聯儲7月FOMC會議結束,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但其在對經濟和就業的描述上略顯強硬,從6月會議的“就業閑置現象有所減弱”變為此次會議的“就業市場明顯改善”。目前美國聯邦基準利率處于“非常態”的低位水平,貨幣政策必然隨著就業、通脹、經濟增長等關鍵指標的走好而恢復正?;嗉聪鄬o縮化,這必然導致強勢美元的產生。
在當前全球銅業貿易仍然以美元結算為主導的情況下,美元大幅升值將使銅礦和精銅價格明顯走軟。以全球最大的精銅礦出口國智利為例,7月29日美元兌智利比索的匯率為664.5。今年以來,智利比索已經貶值9.5%,過去一年內貶值18%。緊隨其后的秘魯新索爾年內貶值6.5%,墨西哥比索貶值9.3%。出口國貨幣的持續貶值大大降低了精銅成本,即使加上一二百美元的冶煉費,目前5200美元/噸的倫銅價格依然顯得過高。如果考慮到近期原油、鋼材及其他有色金屬的走勢,銅價在未來美元逞強之時可能會有巨大的下跌空間。
庫存恐將繼續增加
在供給基本保持平穩、需求低迷的背景下,銅庫存增加成為必然。截至7月29日,LME全球總庫存為34.505萬噸,比去年同期暴增131%。仔細分析可以發現,過去一年中,主要是亞洲和歐洲的庫存增加了大概24萬噸。這與歐洲經濟低迷和中國需求放緩是完全吻合的,當然也有部分交割倉庫的因素。同期,北美的庫存小幅下降了約5萬噸。這說明美國經濟的走好可能確實提振了精銅的消費,但這種提振,相比美元走強所帶來的壓制可以說微不足道。在消費不佳的情況下,國內精銅產量的穩步上升,勢必令銅價承壓。6月我國精銅產量已經接近70萬噸,下半年生產旺季的來臨,可能將令上海和亞洲的精銅庫存繼續增加。
綜合上述因素,滬銅在中長期的熊市可能才到半途,盡管短期急跌后會有技術性反彈,但振蕩下跌的走勢難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