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穩固復蘇基礎回升開始明朗
“8月份,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上延續了二季度以來企穩回升的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出突出特點。基于這些特點分析,當前我國工業經濟回升態勢已經基本形成并確定?!痹谌涨罢匍_的全國第37次中心城市工業經濟運行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如是說。
朱宏任指出,2009年以來,在中央“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一攬子計劃的持續作用下,工業經濟運行回升的基本態勢已經形成。下一步,有關部門要在努力實現保增長的過程中,把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貫徹落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穩步推進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等措施,全力做好運行監測協調工作,切實保障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
工業經濟回暖跡象明顯
朱宏任指出,從數據來看,工業生產增速已連續三個月保持在兩位數水平,這是工業復蘇的一個重要特征。據統計,6、7月工業增速分別回升到10.7%和10.8%,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環比加快1.5個百分點,同比回落0.5個百分點,是去年9月份發生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個月。1~8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8.1%,比上半年加快1.1個百分點,同比回落7.6個百分點。
經歷半年多的調整,當前我國重工業在中央政策拉動下運行狀況得到改善,二季度以后增速明顯加快。數據顯示,重工業增速已經明顯領先輕工業回升,這是又一個當前工業企穩回升的重要特征。
從行業來看,冶金行業,粗鋼產量連續兩個月突破5000萬噸,8月份粗鋼產量達到5233萬噸,同比增長22%,日均產量168.8萬噸,創年內新高;1~8月,粗鋼產量累計達到3.7億噸,同比增長5.2%。建材行業,水泥生產增勢平穩,平板玻璃生產形勢有所好轉。
朱宏任特別強調了發電量的變化。據介紹,作為重要保障指標的工業用電量,當前出現了明顯回升。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電量同比增長9.3%,比上月加快4.5個百分點。1~8月,累計發電量同比增長0.8%,改變了前7個月累計下降狀況。另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8月份工業用電同比增長6.4%,比上月加快3.7個百分點。
此外,東部地區工業生產回升加快,也進一步凸顯了經濟回暖的跡象。8月份,東、中、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1%、13.1%和16%,分別比上月加快1.7、1.3和0.8個百分點。北京等8個省市工業增速超過20%,27個省市工業生產比上月有不同程度加快。與此同時,8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降幅正在逐步縮小,多數化工產品呈穩步回升態勢;國內市場銅、鋁現貨平均價分別為48617元/噸和15063元/噸,比7月份分別上漲16%和8.5%。
工業投資和消費拉動強勁
朱宏任指出,當前工業投資拉動依然強勁,消費拉動作用也表現出持續較旺勢頭。
據介紹,2009年以來,投資需求的快速增長已經成為經濟回升的主要驅動力。8月份,工業投資6624億元,同比增長23.1%,比上月加快2.2個百分點,低于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0.5個百分點。
1~8月,工業累計投資4.73萬億元,同比增長26.6%;其中,制造業投資3.54億元,增長27.3%。
8月份,消費品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9%,5~8月各月增速在10.6%~11.6%的區間波動。其中,在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帶動下,家電行業生產形勢有所好轉。1~8月,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1767萬臺(件),銷售金額327億元;其中,8月份銷售379萬臺(件),銷售金額76億元。
裝備制造業也保持較快增長,工程機械產銷形勢總體好于預期。8月份,起重機械、壓實機械、混凝土機械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1.6%、73.7%和45.9%;挖掘機市場開始穩步回升,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36%和64.8%,比7月份增長11.4%和8%;通用設備制造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增速連續兩個月超過11%。
朱宏任指出,上述變化表明我國工業經濟回升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逐漸增多,隨著應對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的逐步到位,企穩向好的局面將得到進一步鞏固。
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朱宏任指出,外需不足仍是影響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之一,短期內仍難有根本改觀,我國對外出口形勢或將更加嚴峻。此外,一些行業、企業生產經營仍然比較困難,產能過剩問題凸顯,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任務艱巨。這些因素決定了在經濟回升中還存在很多不牢固、不協調、不穩定的因素。
當前,有跡象表明國際經濟面臨著新一輪的戰略調整,發達國家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高端制造業的比重。為此,朱宏任特別指出,我國工業必須認清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并按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在積極實施保增長舉措的過程中,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從而全力促進我國工業水平的整體提高。
基于對當前工業經濟形勢的分析和判斷,朱宏任介紹了下一階段工信部的重點工作:
突出抓好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貫徹落實,加快落實規劃涉及的各項政策措施,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和節能減排,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堅持不懈抓好企業技術改造,用好技術改造資金,拉動企業和社會投資,做好項目的跟蹤和督促檢查,進一步總結經驗,建立長效工作機制。
認真學習貫徹中央領導同志關于質量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品種、質量、品牌、服務為重點,全面加強質量品牌建設。
抓好重大科技專項組織實施,加強工業標準的制修訂,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充分發揮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
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平穩較快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
加強工業、通信業運行監測監控,強化經濟運行組織協調,確保完成國防重點科研生產任務,建立健全覆蓋工業、通信業的應急管理體系。
選準切入點,加強試點示范,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指導規范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協調維護網絡信息安全,完成維護穩定各項重點任務,各地結合實際,抓好落實,確保國慶60周年等重大活動通信網絡安全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