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墨鑄鐵再掀應用新高潮
日前在山東淄博這個中國最大的全國蠕墨鑄鐵生產基地,由中國稀土學會鑄造合金分會、中國鑄造學會鑄鐵和熔煉專業委員會聯合召開的全國蠕鐵技術研討會,匯聚了來自英國、德國和國內蠕鐵行業的專家、教授以及生產科研第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大家精神振奮,暢所欲言,一同回顧了蠕鐵應用在我國的輝煌過去,并就今后發展趨勢和規劃進行了研究討論。
蠕墨鑄鐵因其石墨形態類似蠕蟲狀而得名,其綜合的強度、韌性和耐熱疲勞性能等,都優于一般灰鑄鐵和球墨鑄鐵。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由山東省機械設計研究院率先引領,我國對其研究與國外同期起步,而在工業生產方面的應用要早于國外,是我國金屬材料研究應用能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不多的行業之一。在“六五”到“八五”期間,原機械工業部曾多次列專項課題對其進行了研究推廣。
然而,由于蠕鐵生產技術較之于同類材料中的灰鑄鐵、球墨鑄鐵相對難度要大一些,這就與企業要求的廢品率、車間成本控制等產生了矛盾,同時由于部分專家對該材料的獨特優越性認識不足,該材料的推廣應用便隨著一部分該領域專家的退休而處于停滯不前狀態。
就在這個階段,德國、英國等先進制造業國家已經把該材料廣泛地應用到汽車發動機上,比如我們熟悉的奧迪、寶馬、可萊斯勒等品牌汽車,以蠕鐵替代合金制造的汽缸蓋、汽缸體,可有效地減輕發動機的重量,提高單位重量的功率數。
時間進入2000年以來,以山東淄博蠕鐵有限公司、二汽、上海汽車鑄造廠等企業,不斷探索完善蠕鐵生產技術工藝,大量的蠕鐵制品如冶焦設備、汽車零部件等被廣泛應用,有的還出口到國外。
本次蠕鐵技術研討會還就蠕鐵的金相組織、機械性能、生產過程控制、原材料供應和檢測手段等進行了廣泛的研究討論,尤其是在盡快制定蠕鐵國家標準方面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