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工程機械行業資產并購重組報告
在現代社會中,工程機械的作用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國家政府的重視及相關政策的支持。發達國家中,工程機械制造業除了在本國建設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是機械工業中國際貿易主要出口創匯產業之一。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等,都有很強的工程機械制造業,分別占本國機械工業的6%-8%,產品市場覆蓋全球,在國際流通領域中市場份額已達到400多億美元。2000年國際工程機械制造業總產值超過1000億美元,生產企業共有2000多家用,其中國際知名企業有100多家,大部分企業屬于小批量生產。與國內企業相比,這些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組織管理水平都比較高,人均勞動生產率相當于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20倍左右,無論是主機還是零部件生產配套商,勞動生產率均在15萬美元以上。
歐洲有45%的企業進行了購并重組
目前,發達國家工程機械制造業規模效益不斷提高,即使只是生產一種零部件的企業,總體規模并不大,但在行業內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占有重要的位置。進入90年代以來,在歐美工程機械行業日趨激烈的競爭中,許多制造商認識到,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并逐漸壯大,必須要以更好的產品、更可靠的質量和更合理的價格贏得用戶。滿意的用戶是他們得以長期生存發展的惟一保證。越來越多的制造商們發現,達到這一目標的便捷方式是通過收購或與其他的制造商合并,這樣就可最快地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提高生產能力和擴大銷售網絡,降低產品開發成本,達到更高的金融地位,在股市中得到更高的股價,以及獲取其他更大的利潤。這顯然要比通過自己內部增長更省時、省力和節約費用。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90年代以來,國際工程機械制造業聯合、兼并、重組成風,以追求規模經濟效益,進一步控制國際市常從實踐情況看,在歐洲50家工程機械制造企業中,其中有45%的企業經過了聯合、購并、重組。而且其購并的目的性十分明確,購并的兩個公司之間產品都有相當高的關聯度,這與資本主義初級階段的企業購并行為大不相同,更加體現了相互的互補性。
令人眼花繚亂的購并重組之風
例如成立于1983年的美國IEREX公司,通過一系列的購并、重組,從一個小型的起重設備公司成為今天在起重設備和越野礦用汽車市場中舉足輕重的角色。1998年1月,該公司收購了Payhauler公司(產品為越野汽車),在此之前該公司收購了與它同名的TerexCorporation公司,在其原來的起重設備上增加了剛性和鉸接式車架越野車系列產品,后又進行了一系列的收購活動,并通過收購使企業效益連續增長,1994年企業銷售收入達3.19億美元,到1997年達到8.3億美元,1998年已達到12億美元。
又如生產滑移轉向式裝載機的美國GEHL公司,利用自己的生產裝備優勢,早在1998年就已購并重組TCI POWER PRODUCTS公司,在自己的滑移轉向裝載機產品系列上增加了伸縮臂叉車和中小型平地機產品系列,1990年又收購了PUKETT BROTHERS公司,增加了小型瀝青攤鋪機系列產品,1997年聯合收購了MUSTANG公司,獲得了整個滑移轉向式裝載機系列產品,使滑移轉向裝載機的市場份額得到了大幅度增長,所有這些產品都有一定的開發生產和市場銷售網絡的共性,從而使GEHL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銷售服務體系更加強大。
以生產大型平地機而聞名的Champion Road Machiner公司在Ingersoll-Rand合并Blaw-Knox時,將其所原來生產的攤鋪機系列產品并入本公司。在這之前,Champion已收購了4個小型公司(Saper Pac、Bud Lee、Frink和General Engines),在其原產品系列上增加了瀝青路面壓實設備和小型攤鋪設備,完善了產品系列。而Champion公司自身又在1997年被Volvo Construction Equipment(VCE)公司購買合并。
我們再來看看VCE的情況,它最初為由AB Volvo和Clark Equipment公司在1985年組成的合資企業,稱為VME(Voil Michigan Eaclid)集團,其主要產品是輪式裝載機、剛性和鉸接式車架自卸汽車。從1995年成立了VCE公司,之后又收購了法國Pel-Job公司的小型挖掘機制造商和瑞典的Akermann挖掘機制造商,1999年又收購了SHI(SamsungHeavy Industries)公司工程機械制造的主要部分,從而使VCE集團成為世界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工程機械大公司。
世界工程機械行業崛起的新興伙伴之一Omniquip Intevmational就是通過聯合收購形成的大公司。這家公司最初是由一些管理人員在1995年從Koehring公司的一個分部演化而來,當時以Trak Intenational命名成立的。通過一系列的兼并重組活動,該公司形成了壓實技術集團(Company Technologies Group),生產滑移轉向式裝載機及工作裝置。1997年,Omniquip通過收購Snorkel高空作業平臺制造商,使公司再一次得以擴大。它是近年來通過聯合購并發展起來的一個成功經驗公司。
1998年1月,United Dominion宣傳收購Stow Manufacturing,此舉將使該公司擴大其輕型設備系列,主要包括混凝土鋸、機動鏟、移動式攪拌機和模板產品。
CMI公司(生產滑模攤鋪機、熱攪拌站臺票和路面再生設備)最近買下了一家生產小型混凝土攤鋪機和生產攪拌站的企業。Caterpillar公司在1997年12月與Lncas Varity達成協議,以13億美元買下了其生產發動機的子公司,從而使其在小馬力發動機領域內占據了主導地位,也完成了卡特彼勒公司大、中、小馬力柴油發動機的生產。
原因在于強化核心企業
分析一下目前企業購并之風興起的原因,可以看到,隨著經濟的復蘇,合并與收購之風越刮截止大,究其原因,首先是市場競爭激烈,再是貸款利率低,股價創新高,政府放松了對企業的控制使企業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自由度增大了,這樣也就促進了國際工程機械制造商之間的優化組合。
總之,聯合、購并、重組是市場經濟競爭發展的產物,它使公司規模效益更好。同時,這樣做的最終得益者是用戶和消費才,從而也使企業獲得更多的用戶和市場,這就是國外工程機械行業驅動聯合購并的原動力。
另外,縱觀近幾年國際市場上所有的收購行為,并不都是將大的企業變得更大。主要體現在中、小企業以這種方式增加產品范圍和擴大市場,達到強化自己核心業務的目的。所有這些企業的合并、重組工作對于我國工程機械的結構調整及重組聯合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鑒作用,值得各位企業家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