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博士”說了什么
經濟景不景氣到底聽誰的?是經濟專家嗎?他們說的常常不靠譜。是統計指標嗎?經濟數據常常自相矛盾互相打架。判斷經濟形勢不如聽聽“銅博士”講了什么?
近日來,全球銅價連續出現崩盤式暴跌,倫敦金屬交易所期銅11日收低2.6%,盤中觸及2010年7月來的低點。滬銅連續期貨12日盤中也一度跌停并再創新低。銅的暴跌說明了什么?
銅需求通常被視為直接反映了廣泛的經濟活動。銅被用于房屋、家電和汽車中,消費者、公司和政府的支出出現任何下滑,銅價都容易受到影響,因此銅有時被投資者稱為“銅博士”,因為它被視為能夠比擁有博士學位的學術人士更準確地預測經濟走勢。銅的價格可能比很多經濟數據更直觀地反映出目前經濟的走向。銅價下跌還可能意味著新興市場出現疲態,并且,中國對銅的需求占了全球需求的大半,因此,銅的價格走勢更能直觀地反映出中國經濟的走勢。
沒錯,房屋、家電和汽車消費、基礎建設正在下滑,在這點上銅需求做不了假。
不過,銅價的暴跌可能還有更深刻的原因。中國的貸款商,尤其是在非銀行或所謂的“影子銀行”部門,通常會允許銅被用作多種貸款或信貸活動的抵押物。隨著關于“政府打算允許更多債券違約出現”的預期升溫,貸款商們開始擔心銅的價值將會萎縮。
所以,銅博士不但能體現實體經濟,對金融行業也是晴雨表。貝斯普克投資集團的保羅·希奇在報告中稱,“金融條件收緊時,如果貸款出現違約,或者無法延期,銅就會被用來清償債務。因此,當銅的價值縮水時,金融條件會變得更糟。這種連鎖反應和2008年美國房價下跌給房地產部門帶來的影響相似。”
關掉電視機,不用聽所謂的專家夸夸其談,了解經濟還不如看看社會新聞,當小偷紛紛盯上公園的銅制雕像準備賣錢時,一定是經濟轉暖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