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簧業:整體水平需再上臺階
5年,中國汽車工業仍將持續發展,它已成為彈簧行業最大的用戶,其對懸架彈簧和穩定桿的需求量今后每年將以15%~20%的速度遞增。此外,摩托車、鐵路系統、日用品及五金行業、儀器儀表等領域對彈簧產品的需求亦將不斷增長。但要想抓住機遇,滿足市場需求,我國彈簧行業的整體水平還需再上一個臺階。
就質量水平而言,國內企業及其產品間的差異很大。國內少數先進彈簧企業的產品質量水平已超過我國臺灣地區、泰國,遠高于印度,等同于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接近韓國。據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對亞太地區汽車零件的質量檢測和統計顯示,我國優秀企業彈簧產品的質量水平比韓國優秀企業落后2~3年,比日本優秀彈簧企業落后3~6年。而針對形狀(尺寸)、負荷剛度、疲勞壽命和表面涂裝等存在的問題,國內彈簧制造企業可通過使用新設備、新材料和新工藝,加以克服和提高,同時也能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目前,工業先進國家生產的彈簧皆采用噴丸、強壓低溫滲碳、氮化等手段來確保產品質量,而國內彈簧行業大部分企業在產品制造工藝上很少采用這些手段,檢測試驗中一般只抽一定數量的產品,難以確保質量合格。
在新產品開發上,主要是具有豐富新產品開發經驗的技術人員稀缺,同時研究、開發、試制、生產的費用較高,導致新產品開發速度較慢。即使耐高溫彈簧、超低溫彈簧、空氣彈簧、陶瓷彈簧已開發成功,但尚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已開發的新產品主要性能一般都能達到本世紀初國際先進水平,但有的質量還不夠穩定。此外,國產原材料及設備方面的不足也制約著彈簧行業的發展和水平的提高。
特別是產品價格不斷下降的趨勢更應引起注意。由于中國彈簧企業多而分散、規模小、產品雷同,再加上重復投資、市場競爭無序及國外同行打壓等原因,造成產品的總體價格偏低,利潤空間縮小。長此下去,必然導致企業積累不足,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撐企業發展壯大所需的設備、研發、人力資源等各方面的投入。(作者為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彈簧分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