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市場呈現“暖春”
中國石油網消息:3月份化工市場曖意融融,產品價格上漲成為主線。在國家發改委監測的48種產品中,呈現上漲態勢的有24種,達到半數;呈現持穩的產品有13種,僅有11種產品呈現下跌走勢,且較上月有所減少——
縱觀化工行業3月份行情表,我們看到了絲絲暖意。國家發改委監測的48種產品中,呈現上漲態勢的有24種,達到半數;呈現持穩的產品有13種, 僅有11種產品呈現下跌走勢且較上月有所減少。“回暖”成為整個3月份化工市場的主旋律,這表明已度過數九寒冬的化工市場正迎來暖春。
看點1:上漲成為主線。在前述上漲達到半數的產品中,大部分產品屬于逆勢上漲,以硫磺與環氧氯丙烷為例,該 兩種產品在1月份的榜單中跌幅均在10%左右,而在3月卻上漲超過了30%,走勢大相徑庭。此外,上個月的跌幅榜前10名均在3月逆勢而轉,榮登漲幅榜前 列,表現了很強的回暖態勢。究其原因,是節后煉廠開工普遍不高,貿易商急于補充貨源,供需結構帶動市場整體走強。
看點2:下跌幅度明顯減小。從3月份的榜單中可以明顯看出,無論是下跌的產品數量,還是下跌幅度來看,都較2月份呈現明顯的回暖。從產品數量上來看,1月份和2月份下降的產品數量分別為16種和11種,從下降幅度上來看,1月份跌幅超過10%的產品有6種,3月份僅有一種。
看點3:部分產品逆勢下跌。在2月份的評述中,我們用了希望之火來形容硬脂酸、DOP和輕質純堿等產品,因 為他們在2月末表現出了一定的上漲態勢,但這些“星星之火”在本月卻表現不盡如人意,呈現出了一定的下跌之勢。這與下游需求疲軟,前期大多廠家庫存量較 大,出貨價格壓得較低有關。以DOP為例,節前行情一直疲軟低迷,節后貿易商和廠家盼漲心切,炒作氣氛濃,市場一時風生水起價格攀升。但是下游需求并沒有 及時跟進,加之節前其實下游都有部分備貨,這部分庫存的消耗也需要時日。市場在8600元/噸的價位沖高受阻,繼而開始下滑。
春節過后化工市場呈現的暖春,似乎用暫現來形容更貼切一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仍在加劇,長期來看,疲軟的態勢仍將難以改變,后期隨著煉廠開工率的逐步提高,市場貨源逐步得到補充,化工產品仍將面臨需求疲軟、供應過剩的兩難境地。
世界經濟前景短期內不容樂觀。金融風暴導致的全球經濟危機仍在發展,甚至可能進一步惡化。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 -0.5%至-1%之間,這將是全球經濟60年來的首次負增長。發達經濟體2009年將遭遇“嚴重衰退”,整體增長率為-3.0%和-3.5%之間,其中 美國為-2.6%,日本為-5.8%。同時警告20國集團成員國,需要采取更大力度的行動來應對日益加劇的危機。復蘇可能受到重大的下行風險影響,能否復 蘇取決于經濟大國為應對危機采取的措施。除經濟增長出現下降,失業問題也不容樂觀。2009年2月,美國失業率上升0.5%至8.1%,是1983年12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國內外需求狀況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近期,我國宏觀調控措施初見成效,受國家政策提振,部分行業生產出現積極跡象,但總體形 勢仍比較嚴峻。其中,進口負增長也折射出我國國內需求仍未走出低迷狀態。前兩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下降27.2%。其中,進口下降 34.2%,出口下降21.1%,進口降幅大于出口13.1個百分點。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數據顯示,包括工廠、礦業和公共事業企業在內的美國工業生產2月份下降1.4%,是連續第4個月下降。其中,總的設備開工率 為70.9%,較1月份低1個百分點,也低于去年同期的80.7%和1972年至2008年平均水平的80.9%。工業生產下降使得外部需求難以得到有效 提振。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國內塑料等相關產品出口持續下降。
短評
抓住有利時機 爭取產銷主動(解亞娜)
1月份國內石油石化市場發生較大變化,消費量大幅下滑。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我國石化企業精心組織生產經營,實現安全平穩生產,一季度各項生產經營指標達到或超過預期目標。
二季度是完成年度目標的關鍵。從國內市場看,二季度化工市場可能出現階段性向好,目前部分化工產品市場需求已出現回升跡象。我國石化企業要針對市場需求與變化特點,以效益為中心,把握生產經營策略的主動權。
雖然化工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但實現根本好轉尚需作出艱苦努力。二季度,化工生產要抓住季節有利時機,做好生產管理和產能建設工作;煉油生 產要結合成品油市場需求,將調整產品結構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化工生產要從產業鏈入手,進一步優化調整生產方案;化工產品銷售要千方百計開拓市場,切實把 總量做上去,以銷量帶動加工量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