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和小靈通紛紛搶占市場家庭固話漸成第二選擇
2006年的元旦臨近,親朋好友都要打幾個電話、發幾條短信聯絡一下。就在幾天前,手機短信發送量出現一個小高峰的時候,不免讓人想起我們生活中的另一種通信方式——固定電話。當初居民安裝家庭固定電話的難度仿佛還在眼前,交上幾千元錢的安裝費,還要排隊等著安裝,有的時候甚至要等上一個月才能接通。短短十年之間,手機和小靈通等移動通信設備紛紛搶占市場,給固定電話帶來巨大的沖擊。固定電話還有沒有發展的空間,真的會被人們淡忘嗎?
難忘的“固話時代”
從郵寄、電報到固定電話的普及,人們的通信生活經歷了一次飛躍。記者昨天隨機采訪了幾位中年讀者,他們對安裝家庭固定電話的經歷記憶猶新。家住小海地的趙先生告訴記者:“1995年,我們才搬遷到現在住的地方,當時安裝電話要到營業廳門口排隊。我排了一上午,交了2000多塊錢,才算登上了記,但是安裝還得等著。那時候,2000多塊錢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全家人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攢了兩年才湊齊。”另一位40多歲的劉先生說:“那一陣子,家里人都很興奮,盡管擺在桌上的只是電話局提供的一部簡單的紅色電話,但還是忍不住總想拿起聽筒。現在想想也挺好笑,當時把自家的電話號碼告訴親戚朋友的時候,每次都覺得很驕傲。”從他們的言語中,記者發現當年能夠安裝一部固定電話,可以說是一種生活水平提高了的象征,甚至是一種實力的象征。隨機采訪之后,記者又從負責固定電話的天津網通有關部門了解到,1993年,天津市安裝固定電話的收費達到最高峰,初裝費要3850元。由于當時有些區域不具備設備條件,所以最長的要等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另據介紹,如今本市固定電話的用戶超過300萬,安裝家庭電話已經不需要初裝費,最多5個工作日就能安裝到位。
趕上時代才能讓“固話”站穩
與手機和小靈通相比較,家庭固定電話的第一個劣勢就在于只能“固定”接聽。可是,固定電話是沒有輻射的,是比較環保的通話設備。同時,正因為它是固定的,隨時可以找到用戶本人,所以固定電話號碼在人們心中是一種信譽、誠信的代表。隨著手機和小靈通的普及,其收費也越發靈活,競爭把收費標準明顯拉低,可是固定電話的月租費、通話費一成不變。在記者隨機采訪的讀者中,大家也對此表示遺憾。一位使用八年固定電話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去年把家中的電話換成了小靈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小靈通的月租金比較低。此外,手機、小靈通還能隨時收發短信,具有彩鈴、mp3、收音機、錄音機、看電影等多項娛樂功能,而“固話”則顯得呆板了許多。
不過,眼下固定電話還沒有人們想像的那樣萎縮,因為網絡的興起仍然需要電話線,寬帶上網業務必須依托“固話”的支持。據天津網通有關部門的負責人介紹,隨著家庭寬帶上網的需求日益增加,現在固定電話的安裝申請仍在增加,只是比原來的增長速度慢了一些。為了能讓“固話”跟上時代的發展,有關部門正在開發“固話”的增值服務。現在本市的“固話”已經開始拓展彩鈴服務,相信將來也會增加不少娛樂功能,只要用戶有一臺合適的電話機,照樣可以把一切需求濃縮在固定電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