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市前景暗淡,新一輪停產潮或已為期不遠
中國廢舊物資網資訊平臺:2013年,國內外鋁價皆呈現單邊下跌之勢;雖然行情演繹的并不如何驚心動魄,但卻使投資者的心理壓力與日俱增,因鋁市的后市前景似乎越發(fā)趨于悲觀!而上游原材料市場在今年卻顯得特立獨行,鋁土礦價格一如既往持續(xù)攀升,國內進口規(guī)模也罕見的擴大近倍,行情大有"一家獨好"之勢。這種態(tài)勢下,下游冶煉企業(yè)的生產成本持續(xù)攀升,加之鋁價積弱難返,兩相夾擊下,生產企業(yè)的日子變得越發(fā)難熬,新一輪減、停產潮似乎已為時不遠。
若從具體數據來看,僅2013年前3季度我國的鋁土礦進口總量就超過了5400萬噸,比2012年的全年還要多出1400多萬噸;我們預計今年的總進口規(guī)模或將超過7650萬噸,同比大增93%以上。而究其緣由,我們認為主要是因國內鋁業(yè)公司擔心印尼的原礦出口禁令會對明年的原料供應產生巨大影響;所以普遍采取了提前備貨的舉動所致。不過該政策能否得到完全執(zhí)行,目前還有待觀察。
而對于2013年鋁價的下跌,我們認為經濟因素是一方面,如:歐、美債務危機,美聯儲計劃削減QE規(guī)模,中國央行在年后暫停逆回購、再次收緊貨幣政策等等;此外,還有基本面的影響,如產能過剩加劇,特別是中國新疆地區(qū)的新建產能加速投產;還有歐美政府加大監(jiān)管,迫使國際投行開始逐步退出大宗商品領域;以及LME倉庫政策變革等等。且就目前的市況來看,若后市基本面及經濟面上的這些利空因素不能得到有效緩解或消除,則鋁價的下跌之路或仍將長期延續(xù)。
至于氧化鋁市場,我國近年來的氧化鋁產量一直是呈持續(xù)升高之勢;而北方地區(qū)則是國內氧化鋁的主要生產地。
從上圖中可見,當前做為國內最大氧化鋁產地的山東、河南兩省,單月產量都已基本超過了100萬噸,其次是山西,也超過了60萬噸;而國內的單月總產量,眼下更是逐漸趨近于400萬噸。截至今年9月,前9月共生產氧化鋁3297萬噸,比去年同期的2870萬噸,大幅增長14.9%;而預計2013年全年產量或將達到4450萬噸,實現同比增長18%以上。
不過雖然我國的氧化鋁產量逐年攀升,但因下游需求也同步增長較快,所以還是存在著少量的供需缺口;
而進口需求的存在,其實就暗示著氧化鋁價格的走勢要始終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其價格的波動被加上了雙重保險,勢必會更受限制;不過跌幅受限,也并不表示氧化鋁生產企業(yè)的未來前景就更為樂觀了因為上游原材料價格的持續(xù)上漲,無疑將大幅擠壓企業(yè)的利潤空間,而氧化鋁的產品流向也相對單一,與下游產業(yè)完全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所以在電解鋁產業(yè)前景暗淡的市況下,我們也很難對其報太過樂觀預期。
最后我們再來簡單談下電解鋁產能過剩這個老問題,據世界金屬統(tǒng)計局(WBMS)數據顯示,2013年1-8月全球鋁市供應過剩71.8萬噸。而2012年全年供應過剩42萬噸。盡管國內外市場上減產利多消息彌漫,但鋁市供應過剩壓力依然有放大趨勢。
另外據調研我們還發(fā)現,近2年來,國內新增的鋁產能有90%以上都是集中在西部地區(qū);而其中的新疆無疑是增長的大頭;2012年新疆鋁產量由11年的不足30萬噸,猛增至180萬噸,增幅遂500%;2013年預計仍將增長1倍以上。而按照規(guī)劃,到"十二五"期末,當地的鋁產能將達到1800萬噸,占國內總量的7成以上;無論最終這個規(guī)劃能得到落實與否,起碼就目前來看,當地的鋁產能仍在加速上馬,而國內其他地區(qū)卻未見太大規(guī)模的減停產現象;這就使國內鋁市的供需形勢越發(fā)失衡,對其未來整體前景造成嚴重打壓。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上游原材料因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進口,所以其價格走勢并不完全受國內控制,這就使冶煉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并不能得到有效壓縮;在鋁價持續(xù)走低的市況下,虧損也就變得難以避免;而且因為受制于人,這種劣勢還似乎無法得到有效竭治。因此我們預計起碼在未來幾年內,國內鋁產業(yè)結構調整、兼并整合的步伐仍將不斷加快,企業(yè)勢必會被汰弱留強,悲觀氛圍或將長期籠罩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