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下調部分油田產量目標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中石油集團一家下屬油田分公司的負責人在參加兩會時表示,近期中石油的部分油田分公司已下調了今年的原油產量目標,大慶和長慶兩個油田仍然保持穩產。
中石油集團內部人士稱,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國內也降低了能源需求,并波及到了石油企業的上游業務。國內外經濟一旦恢復,中石油肯定會毫無疑問地增產原油。
上述分公司負責人指出,部分油田產量目標的下調幅度在10%-20%之間。
從2002年到2008年,中石油集團的原油產量一直在增長。去年,該公司國內生產原油1.08億噸,增產53萬噸;生產天然氣61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3.7%。其中大慶油田穩產原油4000萬噸,塔里木油田的油氣當量也突破了2000萬噸。
“整體需求出現了下滑,是調整部分油田產量的一個主要原因。”中石油集團內部人士透露。石油需求的減少,已從終端銷售、煉廠的生產調整中有所反映。
終端需求趨弱后,直接影響到了煉廠的經營。據悉,2月中旬,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家企業都要求旗下多個煉廠減少柴油產量,以便消化多余庫存。
“在干旱災情嚴重時,柴油生產較多,因此庫存很高,而現在則要重新安排柴油計劃。”一位中石化集團的人士對記者說。
因此,中下游業務的調整,也勢必向上傳遞至原油生產業務。
“中石油適時調整原油產量的做法,在我看來是非常明智的。”廈門大學教授、能源專家林伯強表示,“盡管需求減弱促使了原油產量的減少;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它將利于中國穩固自然資源。多年來中國都在增產原油,盡管增速不快,但不得不加大產量來滿足國內需求。不可再生的石油資源開采,也需要適時放慢腳步。”
林伯強說:“當然,在國際油價40美元/桶的環境下,從海外進口原油的成本并不會太低,因為進口時機和成本都不同,很難測算進口價。但石油公司減產原油的做法是值得的。”
中石油集團的前述內部人士表示,隨著經濟的恢復,中石油肯定會為保障國內需求繼續增產并進口石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