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籌建一批風力發電場
我省正在籌建利用風力作能源的發電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已全面開始,省發改委昨天就此作出安排。
被稱為“藍天白煤”的風力資源,是一種取之不盡,又不會產生污染的可再生能源。風力發電,是利用自然風能,通過磁力線被切割而產生電能。這是最具規模開發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現代發電方式之一,在降低能耗、減輕污染等方面有著明顯的作用。據介紹,我國風能資源豐富,可開發的裝機容量居世界首位。目前國內風電裝機容量僅46萬千瓦,占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比重不到1%,風力發電在我國潛力巨大。國家現已初步確定,近年內興建20個10萬千瓦級以上的大型風電場,到2020年在全國形成2000萬千瓦的發電能力。
我省利用兩年時間已先期進行了風能資源氣象評價,初步認定在大同、朔州、忻州、呂梁等市的部分地區風量、風速等具備一定的發電條件,每處風電場擬建設規模一般為5至10萬千瓦。據此風能氣象評估,我省現已開始著手風電場的規劃選址等前期準備,按計劃要求將在年內完成,從明年“十一五”規劃開始,陸續動工興建。省發改委為此已安排100萬元電力基金用于這些項目建設的前期工作。
據專家粗略估算,建成若干個風電場,形成50萬千瓦的發電能力,較傳統的火力發電廠,每年可節約燃煤六七十萬噸,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