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亟待突破盈利瓶頸
盡管B2C電子商務在金融寒冬中逆流而上,但其仍面臨著發展中的瓶頸,而且目前在盈利方面并不如意。上周末記者采訪了京東商城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當當營運副總裁王偉文、卓越運輸及客戶服務總監宋立元以及公關總監高超。
速度和配送最重要
新京報:送貨速度成為客戶選擇的一個重要方面,當當、卓越和京東的送貨速度哪個更快?
王偉文:當當去年7月22日開始實施提速計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實現了“次日達”,隨后提速的省會城市實現了“隔日達”。提速的辦法主要是增加班次和延長倉儲部門的工作時間。2009年貨到付款的城市計劃增到450個。
宋立元:現在卓越在一級城市基本可以做到次日送達或者隔日送達。電子商務之間比的不僅僅是“及時送達”,更難做到的是“準時送達”,就是在客戶指定的時間、地點送貨上門。目前卓越實現貨到付款的城市已經有577個,計劃在今年擴大到700個城市左右,因為貨到付款的快遞會比郵寄速度快一倍。
劉強東:由于公司的物流處理能力遠遠低于訂單量的增長,春節前后購物人數激增,導致訂單積壓嚴重。物流成為京東發展中最大的瓶頸。因此京東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擴大物流能力,爭取在承諾的時間內送貨上門。
新京報:看來物流能力對送貨速度的影響也很重要,這對規模有要求嗎?
宋立元:卓越在北京、蘇州、廣州三地均有庫房,庫房總面積為8萬平米,都是近一年來擴張的。在短期內沒有庫房擴張計劃,你可以看到倉庫有些地方是空的,高層空間利用得還很少。
王偉文:當當全國庫房面積在6.2萬平米左右,2009年必然要建新的物流中心,我們已經在成都選好地方,只等3月份啟動。另外還有幾個物流中心規劃,這些物流中心目標是覆蓋華中、東北和西北地區。
劉強東:2009年初將完成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倉儲中心的擴建、改造工程,在6月底之前這三個城市的倉庫都要翻一番,達到近8萬平方米。另外三地的配送站點數量也要擴充兩倍,這樣每一個配送站輻射的范圍更小,配送員行走路線更短,配送效率更高。
以低價博利潤
新京報:相對而言,網上的產品比賣場的要便宜不少,怎么才能保證長期的低價的策略?
高超:收購亞馬遜后,卓越的整個經營方向也發生巨變,現在圖書和百貨的商品種類比例為6:4。在電子消費品上,不少全球品牌因為和亞馬遜有合作,因而可給卓越提供最優惠的進價。另外,卓越會采取“新品低價”政策,在上市之初就把利潤壓得相對較低。至于特價這種模式也會一直保持。
王偉文:我們的商品從圖書到電子產品,都會和卓越、京東來比價格,只要不賠錢,當當的價格就不會高于競爭對手。圖書方面由于當當具備規模優勢,也和二十多家出版社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所以我們可以保證低價。我們的策略是,先和國內外品牌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以保證在價格、產品首發上,能夠獲得一定優勢。如果某一類商品我們沒有任何價格優勢,當當就不做這方面的自營,比如冰箱、彩電這類大家電。
劉強東:現金采購和集中采購是京東保持價格優勢的兩個辦法。為了拿到最低的價格,我們不惜先給上游廠商貨款。很多大賣場都是先賣貨,再回款。而我們愿意先給錢,再拿貨,這樣上游廠商資金回籠快,而且風險低,就愿意給我們更低的進貨價。
新京報:但有機構統計報告稱你們仍未能實現盈利。目前的盈利狀況到底如何?
高超:我們的營業額連續3年實現了100%以上的增長,每一件商品都不會賠本賣。但是如果算上庫房擴建的投資、運營成本、人員開支、系統升級這一系列支出,卓越并沒有實現盈利。
王偉文:2007年12月份實現了當月小幅盈利;2008年4季度實現了季度盈利,不過當年全年仍是虧損的。2009年戰略目標是規模擴張和實現年度盈利。
劉強東:目前我們的利潤率和成本率保持接近,就是幾乎不賺錢。
新京報:去年有段時間,你們曾全場“免運費”,而根據快遞行業內的數據和訂單情況,免運費的優惠也將是一筆不小的額外支出。
高超: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平衡點,就是訂單免運費的“門檻”既能夠降低卓越的成本,又能不影響大部分用戶的購物感受。現在49元就是這樣一個門檻,根據訂單數據統計,卓越用戶的訂單一般都超過49元。卓越的內部監測表明,免運費活動取消后,銷售額并沒有因此減少,依然保持了持續增長。
王偉文:我們是2008年10月22日10時正式宣布免運費的,免運費前三周和后三周的日均數據環比增長為20%,這些數據就包括用戶增長幅度、銷售增長幅度。免運費肯定是要花一大筆成本的,但是我們目前沒有截止這個活動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