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博鰲亞洲論壇看鋼企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
10博鰲專家解讀 鋼企應對金融危機
2010年博鰲亞洲論壇看鋼企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
編者按:自2009年以來,隨著金融危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的蔓延,中國的鋼鐵行業受到了巨大影響。上游鐵礦石和焦炭價格劇烈波動,下游房地產、家電和汽車企業需求乏力。雙重壓力下,鋼鐵行業大面積出現行業虧損現象。
在剛剛閉幕的2010年博鰲亞洲論壇中,不少專家及學者熱烈討論企業如何度過經濟寒冬的諸多措施。
本網訊 為此中國鋼鐵企業陸續采取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一起渡過難關。直至今日金融危機仍未結束,并且其影響加深,鋼鐵企業的應對措施也更加頻繁并且力度更大。
在嚴峻的市場困境中,大型鋼企尚可依賴自身實力和外界支持,“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廣大中小型鋼企則真正到了面臨生死抉擇的關頭。隨著2009年一季度的前景來看:雖然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讓中國鋼鐵企業深受其害,但2008年的中國鋼鐵企業的實際實現產能卻可能并未受到很大影響。
從金融危機中的鋼企應對措施來看,企業一般會根據危機影響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基本包括優化產品結構,減產,延緩投資計劃,裁員等措施。而如果危機繼續蔓延下去,不排除全球范圍內的鋼鐵企業以并購甚至破產來面對危機。
Feijiu網記者從國資委主任李榮融獲知,在3月份我國央企指標有明顯回升趨勢,不完全統計,在3月份跟去年同月相比,其利潤增長了26%;今年的3月份與2月份相比,其利潤增長了將近86%,營業收入3月跟2月比已經上升了26%,中央企業過冬所采取的措施已經得到了反映。最后李榮融主任還是有所擔心的提出了謹慎樂觀的態度。
現在更多企業仍在經濟嚴冬中苦苦掙扎,尋找自己的出路。為此現代物流報采訪了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魏家福稱:建議企業可以采取冬眠、冬泳、冬訓三種戰略模式。
一、企業減少投資 降低企業成本
冬眠就是企業減少投資、降低成本,回到核心業務。也就是在企業內部挖掘潛力,降低各種開支及成本,同時不斷優化企業產品結構,這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日常工作,但在危機來臨時,這一工作的重要性顯得更加突出。在危機剛剛來臨,或者危機的影響不大,只對局部行業或區域產生影響時,往往可以通過降低企業成本,轉換產品結構等內部調整來渡過危機。
在目前經濟環境下,每家鋼鐵公司都在在鋼材價格上整體進入快速下跌通道。季節需求清淡、國際鋼價回落、流通商與鋼廠的博弈、鋼廠價格的節節松動使得國內鋼材價格大幅下挫。
例如唐鋼的14項應對措施中,提出了節約財務費用;壓縮可控費用;進一步優化物流;以銷定產,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等措施。武鋼也提出了降低成本,優化產品結構等10項措施,并提出“無合同不生產,低于制造成本不生產,款不到不發貨”進行生產調整。
這樣的局勢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是企業日常管理和長期技術裝備投入的結果,一般企業短期內大幅緩解危機壓力的能力有限。
二、鋼價持續低迷 企業減少生產
經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導致鋼鐵下游,例如汽車、家電、等全面遭受下滑壓力,鋼鐵行業的需求及需求預期因而大大降低。在下游需求全面下滑的前提下,鋼企的供應也必須要進行調整。在鋼企減產初期,都希望能通過適當減少產量供應來維持價格的平穩,保持企業的利潤水平,此時鋼企的減產可以說是主動減產保價。
鋼價出現加速下跌,鋼鐵企業紛紛減產降低虧損,鋼鐵行業掀起了一股減產潮,包括安賽樂米塔爾、新日鐵、JFE等大型鋼企紛紛在一季度降低了生產。
近期就國內鋼廠的減產情況對國內眾多鋼廠進行一個簡要抽樣調查,抽樣的對象既包括中鋼協的會員單位,也涉及眾多的非會員單位。竟有約34家主流鋼廠有減產情況。在這些反饋的信息中既有鋼廠正常的檢修限產,又有鋼廠做出的減產計劃,還包括鋼廠的意向減產等。
“鋼材價格低迷,企業效益下滑,控制鋼鐵總量,努力營造鋼鐵產品價格逐步回升、企業效益好轉的市場環境;面對企業間的資金拖欠嚴重的‘三角債’問題,鋼鐵企業必須作到‘不給錢,不發貨;沒有合同,不生產’”而現代物流報記者根據唐山地區的某中小鋼廠了解到,現在很多企業開展設備檢修等措施進行減產或停產,不久將來會有近三分之二的鋼廠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三、購買低廉股票、資產、企業縮減開支
金融危機不但減少了目前市場上的鋼材需求,同時也大大降低了鋼材的需求預期,未來鋼材需求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同時,鋼鐵新項目建設往往需要龐大的資金投入,而在金融危機下,市場資金相對短缺,鋼企普遍會面臨現金流緊張的困境。
對此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魏家福建議道:主動出擊,購買便宜的股票和資產。以及在企業面隊危機時要縮減開支。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也表示:“要求公司的高管人員承擔起責任。減薪一定要從企業高管開始,不要馬上對員工所作出解釋因為你給員工一個強烈的信號,公司遇到很大的困難,需要我們全體來共同努力。并且盡量不要裁員。因為被裁員的人也許會給這個家庭帶來災難,子女會發生重大的命運的轉折”社會經濟肯定會遭受更大的影響及波動。
為應對需求不確定性的風險,以及緩解企業資金流動性,延緩新項目的建設和投產,以及推遲或取消新投資計劃也成為鋼鐵企業應對危機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