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環保機械企業增產不增收
上半年克服困難增長喜人
經濟總量穩定增長。上半年,國內環境污染防治需求同比增長幅度較大,帶動了環保機械制造業經濟總量的增長,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幅仍在15%以上,有的重點企業高達37%。
產品產量增減趨勢明顯。水污染防治設備的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倍;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的產量增加了31.18%;環境監測儀器的產量,由去年的負增長(2004年與2003年比,產量下降43.38%),上升到今年1~5月的24.27%,而大氣污染防治設備的產量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19.64%。
環保設備出口保持較快增長速度。1~5月,機械工業環保設備出口額,同比增加30.6%;環保設備進口額,同比增加10.16%。同期該類產品的貿易逆差為15766.52萬美元。
影響經濟運行的結構性矛盾繼續調整。初級產品、一般技術已經供過于求,因此,調整技術結構、產品結構,適應市場需求,成為多數環保企業特別是重點企業謀求自我發展的一個重大舉措。上半年,這個領域的發展動向是:重點企業向綜合性、產品多元化方向發展;中小企業希望加強合作(包括中外企業合作),研發新產品新技術,共同開拓新市場,彌補自身在產品、技術方面的弱勢。影響經濟運行的其他外部因素,如原材料漲價、電力供應緊張、流動資金短缺等,依然存在,緩解跡象不明顯。
下半年需求旺盛預期良好
下半年全行業的增長速度仍在15%以上,全年本行業工業總產值能超過《環保產業發展"十五"規劃》的計劃經濟指標(即到2005年環保設備的產值達到550億元),實際產值預計600億元以上,銷售產值約540億元,利潤37億~40億元。
今年是執行國家環境保護"十五"計劃、《環保產業發展"十五"規劃》及其他有關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啟動"十一五"規劃的關鍵年份,環境污染防治項目很多,對環保機械的需求量大面廣。下半年市場需求的熱點是:城市污水處理成套設備、再生水(中水)回用成套設備、燃煤煙氣脫硫脫硝設備、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備、危險廢物(含醫療廢物)處理設備等。
隨著循環經濟的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裝備將加快發展,成為環保機械制造業的一個極具潛力的新領域。此外,廢棄家電和電子產品回收利用、飲用水微污染控制、揮發性有機污染控制、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清潔生產眾多領域,都將是環保機械新的發展空間。
隨著排污總量控制的推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加嚴和清潔生產的實施等,環保機械主要產品的性能需要進一步優化。
某些產品質量上的缺陷、材料性能和質量的不適應,以及少數產品適用性不佳等,是影響產品質量不穩定的重要因素,要加以改進提高。
提高高新技術產品比例和重大技術裝備成套水平,推進關鍵技術創新,發展某些領域奇缺的技術裝備、高效低成本的環保機械產品,是當前和今后提高產品品種滿足度的重要內容。
由于原材料漲價、貨款回收不暢,加上市場競爭不規范,企業利潤下降,增產不增收的現象在不少企業存在,需要引起重視。
某些重點環境工程的質量較差,甚至建成后不能運行,出現問題的原因涉及工程設計、成套能力、產品質量及工程管理諸多方面,同樣應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