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利率難上浮中小企業議價能力增強
時過境遷,一度對中小企業“漫天要價”的商業銀行,而今也適度收斂其強勢姿態,下調中小企業貸款利率上浮比重,中小企業貸款成本也因此較2008年下降近40%。
一股份制銀行廣州分行人士告訴記者,就在近期,一中小企業客戶向該行申請貸款,該行原本計劃給其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10%,但該企業則以另一家銀行給其基準利率為由,要求該行執行同樣標準。
最后妥協的是銀行。該行答應給其基準利率,條件則是該企業要馬上使用貸款。銀行急迫放貸的心態可見一斑。
對此,另一銀行人士對記者表示,中小企業如果本身有足夠的抵押物,且經營良好,議價能力自然也強,無論在哪家銀行都能貸到款。然而,2008年,則是另一番模樣。
還在去年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維持7.47%高位,而據記者了解,受信貸緊縮影響,彼時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最高上浮比例甚至達60%,企業承擔的財務成本最高將近12%以上,而以當時商業銀行通行的上浮比例30%計算,中小企業貸款成本也近10%。
而今,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至5.31%,相對應,商業銀行給予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的比重也下降至10%左右,較為優質的中小企業甚至也能享受基準利率。以2009年中小企業貸款利率上浮10%計算,中小企業一年期貸款利率近6%,相比2008年減少40%左右。
中小企業議價能力的增強,主要源自2008年11月份央行放松商業銀行貸款規模控制后,各行對中小企業的計劃新增額度相應有所增加。據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告訴記者,該行今年對廣東地區中小企業計劃新增幅度達40%。
另一個國有銀行廣東省分行人士也告訴記者,2008年,該行對該區域中小企業貸款新增大約30億元,今年計劃新增額度則達到100億元。對于利率上浮比例下降是否會影響到該部分業務2009年盈利能力的問題,該人士對記者表示,上浮比例下調在銀行的預料之中,如果計劃投放規模能實現,盈利仍能維持增長。
但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對2009年銀行的盈利能力表示擔憂,息差收窄是主要原因之一。國泰君安則預計,2009年銀行業凈利差NIM的收窄幅度有可能接近50個基點,不過由于信貸規模擴大,兩相抵消,2009年銀行業凈利潤增速仍將維持低水平的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