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塑料出口為何能保持快速增長
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對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進行的一次調整。部分塑料原料、塑料制品的出口不再受限。
此次取消對部分塑料原料和塑料制品出口的限制,是在我國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外貿出口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做出的新調整。
在面臨“出口寒冬”之際,浙江臨海塑料制品出口逆勢上揚,保持較快平穩增長態勢,去年1—11月份,出口貨值3655萬美元,同比增長110%。
為何在面臨“出口寒冬”之際,臨海的塑料制品出口仍能保持較快增長速度呢?專家認為,這有內外部兩方面因素。外部因素是原料價格大幅下跌,內部因素是產品質量有了很大提高,成為出口增長的重要原因。
自2007年塑料制品列入法定檢驗后,許多生產企業對國內外塑料制品的質量標準,特別是與食品接觸的塑料制品衛生標準不熟悉,導致產品不能通過檢測。臨海針對這一情況,主動前往企業切實解決質量問題。首先從學習質量標準入手,為企業講解歐盟標準、中國國家標準,讓企業了解進口國的質量要求,在設計、生產時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要求企業嚴把原材料進貨檢驗關,對供方的供應能力進行合理評定,在合格供方處采購原材料。企業自己做好原材料質量檔案,對原材料的檢測、入庫、使用核銷等情況進行登記。最后建議企業對質量不穩定的產品,可先行生產少量樣品送實驗室檢測,做到心中有數,確保批量產品合格,并建議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實驗室,提高質量保證水平。
業內人士認為,像臨海塑料企業這樣將自身問題處理得好的塑料企業,更能把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