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我國鋼材需求已有明顯回落趨勢
據分析,調整出口征稅、控制鋼材出口一系列宏觀調控的政策力度,不僅使新增鋼鐵產能和產量增長出現了明顯的增幅回落,而且由于國內新增資源壓力不大,也使下半年鋼材出口出現了明顯的回落。
有關專家預測,從8月以來,從目前在建鋼鐵項目和年底新形成的生產能力看,從我國目前鋼材出口趨勢看,產量增幅下降狀態會延續到年底。預計今年全年粗鋼產量很可能達不到4.9億噸。從粗鋼月產量變化上可以看出,3月份以來我國粗鋼月產水平始終保持在4000—4200萬噸,是這幾年年度粗鋼產量增長最平穩的一年。
據統計,從1996年到2003年,我國粗鋼產量和消費增長不僅出現增幅不斷增加的趨勢,而且后3年幾乎都保持在20%以上的快速增長,反映了這一時期工業化和城鎮交通建設發展階段用鋼的特點。盡管近幾年鋼產量快速增長,但是還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增長。2003年當年凈進口折算粗鋼3624萬噸。2004年以后,雖然我國鋼鐵投資和鋼材產量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但是我國鋼材消費情況發生了符合經濟規律的變化。粗鋼年度消費出現了增幅明顯逐年回落的趨勢。
今年1—8月,鋼材市場資源折算粗鋼后的數據顯示,消費同比增長已經回落到10.1%。正是鋼鐵投資和新增產能繼續快速增長、國內鋼材需求同比增幅回落、國際市場需求增長這三大因素演繹了這幾年鋼材出口不斷快速增長的態勢。2006年凈出口折算粗鋼3446萬噸,不僅改變了世界鋼材市場的供需格局,也改變了世界鋼鐵工業的格局。中國成為支撐國際鋼鐵需求增長的主要鋼材出口國。
中華商務網華瑞市場研究中心鋼鐵專家馬忠普分析說,在鋼鐵產能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我國不可能擺脫鋼材出口快速增長的態勢。不過由于環境資源條件的制約,今年以來政府加大了控制鋼鐵新建項目投資;改善鋼鐵投資結構;節能減排、淘汰落后;調整出口征稅、控制鋼材出口一系列宏觀調控的政策力度。特別是淘汰落后,使今年新增產能大打折扣。不僅使新增鋼鐵產能和產量增長出現了明顯的增幅回落,而且由于國內新增資源壓力不大,也使下半年鋼材出口出現了明顯的回落。
2007年1—2月,粗鋼產量同比增長23.10%的增幅確實讓人們感到我國今年粗鋼高速增長的壓力。不過,當人們認真研究我國粗鋼月產量走勢變化時不難發現,實際日均產量僅僅保持去年6月以來的平均水平。我國2006年1月和12月粗鋼月產量分別為3016萬噸和3808萬噸,年末和年初粗鋼產量比較增幅為26.2%,這表明,2006年我國仍然沒有擺脫粗鋼產量快速增長的趨勢。
今年1月和2月產量水平變化不大,但同比增幅由1月的26.2%下降到20.1%,這說明,今年1—2月我國粗鋼產量同比大幅增長是去年上半年粗鋼產能釋放和產量大幅增長的統計結果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