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政府將大力培育軸承等主導產業
春節過后,湖北省襄陽區采取5項強有力措施,力保工業經濟實現首季“開門紅”。預計到2月底,該區規模以上企業可實現產值15億元,同比增長50%。
加快項目建設。及時解決長源東谷、鷹牌軸承、永康旭威、博亞機械、華盛通、元大糧油、乾昌工業園、榮華工業園、光彩工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力爭新開工千萬元以上項目30個,建成投產項目30個。確保襄陽區工業企業總數過千家,規模以上企業過150家,力爭200家。
提升園區功能。支持配合深圳工業園第一期8.5平方公里工程建設,爭取入園企業達到50家以上,其中襄陽區自主招商的入園企業超過16家。重點建設襄樊食品工業園、內燃機鐵路專用線工業小區、機械加工工業小區、伙牌工業小區和軸承工業園等。
培育主導產業。以長源東谷、榮華集團、襄陽軸承工業園等為重點,做大機電汽配產業。以魯花、萬寶、正大、希望、安華、金安泰等企業為重點,做強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以光彩、天潤、新世紀、國邦以及鄧城生資大市場為載體,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產業集群。
增強企業信心。襄陽區經濟局組織4個工作專班到該區14個鄉鎮、開發區的113家規模以上企業,開展“向企業送溫暖”活動,了解掌握企業全年生產安排及煤、電、油、運、汽及資金等生產要素供需情況,企業技改擴能和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該區還從區直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中選派了一批干部到發展快、規模大的企業協助工作。
優化發展環境。一是增加投入,將汽車產業和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分別從50萬元增加到100萬元。二是加大扶持,設立500萬元工業經濟發展專項基金,用于支持優勢產業集群和主導產業培育、技術改造、企業上市、品牌建設等方面補助和獎勵。三是協調商業銀行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防止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四是進一步完善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激勵辦法,明確對責任單位、責任人、企業法人的獎勵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