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進軍重卡市場差異化策略凸顯優勢
南京徐工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一個汽車行業中最新的名字。該公司如何在業已進入白熱化的汽車市場展開競爭?2009年2月28日,該公司在南京召開商務大會,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明確表示:“重型卡車是徐工大投入、強投入、要花大力氣發展的戰略性產品,我們將在兩年內先行投入5億元,加快國三發動機的驗證和切換,加快新車型的研發和制造,形成萬輛新興重型卡車的生產能力。在2015年前,繼續投入15億~20億元,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引進先進的產品技術,積極向城市建設與環衛車輛、大型礦山用運輸車輛、特種車、軍用車等領域開拓,形成核心技術,并力爭在5年內實現年產5萬輛的目標,進入中國重卡第一集團軍,讓徐工重卡成為極具國際競爭力的產品。”
看好重卡市場
去年7月,徐工整體收購了春蘭汽車,欲圓那期盼了20年的汽車夢。然而,徐工收購春蘭之時,也正是汽車市場收縮之日,在國際金融危機和我國宏觀經濟周期性調整的大背景下,汽車市場整體下行,恰恰在這個當口,又逢國二和國三排放標準的切換,造成重卡市場的消費透支,這使得本來就競爭激烈的重卡市場變得更加殘酷。
難道徐工汽車就沒有希望了?在徐工汽車公司總經理楊勇看來,即便今年市場仍會受到宏觀經濟下行的影響,但總銷量不會有大的下降。國家4萬億元的投入,必將極大地提振市場信心,并使市場向良性方向發展。這主要是因為,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潛力巨大,而且金融系統非常健康,在這個良好的基本面上,中央政府的投資加上地方政府的配套投入,必將使中國經濟快速回升。每逢政府大幅度投入的時候,重卡市場總會蓬勃發展,這就是當今重卡市場的特點,就是徐工看好未來的信心所在。
根據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判斷,今年中國重卡市場將呈現出前低后高的特點。前低后高盡管會給徐工汽車的經營帶來一定困難,但同時為徐工汽車扎實地切入市場留下了良好的時機。
主攻交叉市場
市場競爭不僅是資本的競爭、技術的競爭,更是差異化的競爭。如果在傳統的重卡領域與國內主流的重卡企業展開競爭,徐工汽車幾乎沒有優勢可言,但如果錯位競爭,則恰恰構成了徐工汽車的獨特優勢。
與其他切入汽車市場的企業不同,徐工在我國工程機械領域聲名顯赫,擁有雄厚的資本優勢,具有管理大型企業方面的經驗和人才隊伍,徐工的品牌力是某些企業所不具備的。因此,楊勇在營銷方面的第一個舉措就是“集中資源打攻堅戰”,即充分利用徐工的優勢,集中力量在工程機械和與之相關的專用車市場打攻堅戰。一方面重點選擇自卸車產品市場,以能挖、能裝、能運為特點,在以土方機械使用為主的市場撕開一個口子,并以此為出發點,確立與徐工品牌相適應的強勢汽車品牌。另一方面,依托徐工集團對專用車底盤的了解,迅速改進現有產品,開拓專用車、改裝車市場,形成營銷中的又一主攻點。楊勇也沒有放棄對牽引車市場的關注,徐工汽車將在以物流為主的地區大力開展宣傳和推廣工作,把工作做在市場沒有啟動之前,市場啟動之日就是徐工汽車豐收之時。第二大舉措是“重點市場打突擊”。徐工汽車沒有選擇在全國各個市場全面進攻,而是選擇了原春蘭汽車傳統的銷售地區,在春蘭原有的網絡開展營銷,并以此向專用車、改裝車市場發展,而后向其他省份擴張。第三大舉措是開拓海外市場。在楊勇看來,國際市場雖然受到了經濟危機的影響,但仍有很多國家對中國高性價比的重卡比較青睞,因此徐工汽車成立了出口支持部,協調出口業務,配合徐工進出口公司開拓海外市場。
在發展戰略方面,徐工將采取高端化、引進技術和自主創新相結合,產品技術力求差異化,以差異化凸顯徐工汽車的優勢,以差異化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