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松預期落空期銅延續疲軟
受制于全球經濟不景氣以及寬松政策預期落空等因素,有色金屬期貨上周整體下滑。上周五,上海期貨交易所銅期貨主力合約收于每噸5.41萬元,較前一周下跌1.22%。
上海中期期貨研究所金屬研發小組撰寫報告指出,令人失望的美聯儲議息會議以及歐洲央行會議打擊市場風險偏好,上周倫敦金屬期貨交易所(LME)期銅呈現逐步走低的態勢。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此前明確表示,歐洲央行準備采取一切措施守護歐元。這一表態令投資者對上周四舉行的歐洲央行議息會議充滿期待,等待救市新舉措。但是,最終結果卻令人失望,歐洲央行維持0.75%的主導利率不變,未推出任何其他舉措。
同樣,美國新一輪量化寬松也失約市場,美聯儲對美國經濟的判斷是“增長緩慢,并在下半年開始復蘇”,經濟形勢尚未達到需要美聯儲采取行動的地步。
受寬松政策預期落空影響,8月2日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9月期銅合約跌幅達2.5%,LME3個月期銅跌幅為1.2%。國內銅價也隨之走低。8月3日,銅價在美國就業數據好于預期的背景下獲得提振,但最終漲幅沒能覆蓋8月2日的下跌,上周銅價整體下挫。
除此之外,上海中期期貨認為,全球制造業放緩依然是銅價承壓的一個關鍵因素。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上周三公布,7月美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8,低于預期的50.2。而中國7月官方制造業PMI降至50.1,略低于預期值50.3和上月的50.2,并創下去年11月以來的新低。中美兩國制造業數據均低于“50”榮枯線,顯示制造業依舊處于萎縮邊緣。
富寶資訊分析師王莉楠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目前銅消費需求始終受疲弱的經濟形勢所拖累。”微觀來看,銅棒企業生產狀況也堪憂。富寶資訊分析師王莉楠告訴記者,目前各銅棒廠受疲弱的市場需求所拖累,訂單量逐日減少,而七八月又處于淡季階段,這無疑是給銅棒市場“雪上加霜”。浙江銅棒市場有將近一成的企業陷入了停產困境,并且當地廠商表示大部分企業都存在資金周轉問題。由于利潤薄、停產多,一些買家無法及時支付貨款,使得拖欠款項的問題逐漸增多。
王莉楠預計,短期內在無重大利好消息的情況下,國內銅價上揚動能依舊較疲弱。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方俊鋒認為,期銅中線偏空的格局或將延續很長時間,建議投資者維持波段式做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