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增長速度預計達20%
2006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將保持平穩快速發展,根據信息產業部預計,全行業今年增長速度將達到20%左右,銷售收入有望突破46000億元人民幣。其中,手機產量有望達到3.4億部,出口達2.5億部。
信息產業部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司長周子學27日表示,作為“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面臨著國際競爭加劇、投資增速放緩、貿易摩擦增多、產業結構不合理等不利因素。為此,我國將進一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繼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
他透露,根據2004年經濟普查后的統計口徑(全口徑),2005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38411億元,同比增長24.8%;工業增加值9004億元,同比增長28.2%;利稅1742億元,同比增長6.5%;進出口總額4887億美元,同比增長25.8%,其中出口為2681.7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的35.2%,增速達29.2%。
電子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提高。2005年,電子信息產業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4.94%,比2004年提高了0.55個百分點。
周子學表示,2005年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平穩;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計算機和電子元件行業成為拉動產業增長的主要力量,合計利潤增速高出行業16個百分點;軟件及系統集成收入達到3900億元,增速高達40.3%;科技創新日趨深入,企業研發投入全年達800億元;全行業企業數達6.7萬個。
此外,2005年全行業完成產銷率為98%,其中,去年我國共生產了3.0354億部手機,同比增長了30%,而國內銷售1億部,出口達2億部,產銷率達到99%。
盡管成績顯著,周子學提醒,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中仍存在盈利能力不高、軟件與服務業比重偏低、本土企業能力較差等問題,這些問題急需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