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價格戰窘境國內裝載機全線漲價
2007年12月18日,柳工宣布裝載機漲價。其后,廈工、龍工、徐工、臨工、成工、山工、福田雷沃重工、常林、晉工等企業陸續宣布旗下的裝載機產品漲價。今年1月20日,山工第一次上調裝載機價格,1月29日再次上調價格……
短短幾個月時間內,我國裝載機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的一線企業全部漲價,最高漲幅直逼2萬元,最少的也在3000元以上。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今年年初鐵礦石高達60%~70%的大幅漲價的影響,裝載機漲價的浪潮還遠沒有過去。
漲價意圖由來已久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鏟土運輸機械分會副秘書長茆洪連說,裝載機漲價的意圖由來已久,是對此前裝載機制造商大打價格戰的一次反彈。跨入新千年,中國裝載機市場硝煙四起,在一些廠家的帶動下,裝載機市場打響了價格戰。裝載機價格跳水,甚至有部分廠家的產品價格落到之前的一半,裝載機成為微利產品,不少企業出現虧損。隨后的幾年時間內,裝載機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
2004年,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原材料價格開始上漲,已經成為微利產品的裝載機難以承受此番上漲所帶來的沖擊波,部分廠家開始醞釀上調裝載機價格。但是當時各家生產企業所面臨的形勢是,價格戰在行業內如火如荼,整個裝載機行業已經形成了惡性競爭。先后幾次,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鏟運機械分會及相關部門將主要主機制造企業召集在一起,商討如何上調行業總體價格,促使整個行業走出困境。企業在會上一般都能達成共識,在會后也有部分企業很快就上調了價格,但不少企業在將價格調上去之后卻發現個別企業沒有相應提高價格,而自己為此失去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在殘酷的市場競爭壓力下,企業又將價格調了下來,最終“價格同盟”沒有形成。再后來,一些廠家迫于原材料等壓力又開始調高售價,但已經不屬于共同漲價范疇。
2007年3、4月份以來,鋼材等原材料大幅上漲,由于主要機體由鋼材構成,整個工程機械行業所面臨的壓力非常大。行至年中,鋼鐵生產企業普遍對后期市場持觀望態度,不敢大量持貨,使得工程機械領域原本就已是微利的裝載機、推土機、壓路機等在2007年下半年遭遇了非常大的成本壓力。同時,隨著新出臺《勞動法》實施日期的日益臨近,各企業也切實感受到勞動力成本全面提升的壓力。
2007年年中,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鏟運機械分會又一次將主要主機制造企業召集在一起,對裝載機行業所面臨的壓力進行了充分的探討。
各方肯定漲價之舉
記者在對企業進行采訪的時候,不少企業表示裝載機漲價是無奈中的現實之舉,此前每臺裝載機的利潤多維持在1萬余元,有些產品甚至只有幾千元的利潤。對于企業而言,涉足裝載機生產制造,想要實現規模性的盈利,其產量必須達到7000臺以上,相比較于汽車起重機、混凝土泵車、挖掘機而言,這個數字已經很大。這樣一個微利行業,在面對原材料漲價時受到的沖擊確實比較大。
福田雷沃重工工程機械事業部品牌傳播科副科長邢森說,福田雷沃重工是于今年1月1日宣布將裝載機產品價格上調5000元的,并且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如果鐵礦石價格的上調使得鋼材價格再次漲價,那么福田雷沃重工將會考慮在適當時候再將裝載機價格上調5000元。
茆洪連副秘書長對此次漲價給予了肯定,他認為此次各企業的價格調整雖不是在協會的統一協調下完成的,也沒有任何“價格同盟”形成,但各家企業都已經意識到必須改善自身生存狀態的現狀,在很短的時間內都選擇了比較成熟的做法。在沖抵成本增加之外,企業還能夠獲得一部分收益,而這部分收益一方面可用于增強企業的開發能力,使得我國的裝載機制造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另一方面也可用于提高員工待遇,減少人才流失。
一些業內專家對此也表示肯定,認為漲價使行業獲得了走出價格戰廝殺的惡性競爭境地,對于企業而言也獲得了更好的發展平臺。并且在這次漲價過程中,每家企業產品漲價幅度都超過成本漲價幅度,使得企業的盈利空間有所提高,這對于行業走上良性競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此外,此次裝載機漲價對于裝載機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2007年,我國裝載機總產能已超過20萬臺,而市場需求約為12萬臺,有近50%的產能處于閑置狀態,漲價對于很多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沖擊相對較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行業內的整合。
漲價需經市場考驗
無論從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還是從各主機制造企業得到的數據來看,今年1~2月各企業、各型號裝載機的銷量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漲價初期,記者在采訪廈工銷售公司市場部經理黃自文時,他對于此次漲價仍持保留態度,擔心代理商不買企業的賬或用戶方對價格不予接受,從而使得此次漲價再次成為曇花一現。但從現在的市場銷量來看,此番擔心會被逐漸化解。
剛開始漲價時也有業內人士擔心,以前漲價都是通過對產品性能優化來實現價格的上調,但這次卻有不少企業在商務會上直接就宣布某些型號的產品將上調價格,完全是價格運作的方式,這種過于直接的價格調整方式是否會被市場所接受。對此,茆洪連副秘書長表示,對于總體市場來說,這次漲價幅度達到1.5萬元也是不為過的,因為此前的裝載機利潤太微薄了。目前我國工程機械制造業發展速度非常迅猛,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對中國裝載機的需求量非常巨大,這次價格上漲所造成的影響將很快會被市場消化。
目前,我國裝載機制造企業牢牢控制了國內9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國際裝載機市場上占有率前五位中占據了四個席位。由此可見,中國裝載機制造企業的發展方向將直接作用于世界裝載機市場。
雖然對于漲價的市場前景表示樂觀,茆洪連也指出,各企業不能僅僅局限于嘗到裝載機漲價帶來的甜頭,行業競爭壓力巨大仍是不爭的事實。各家企業應該在資金得到保證時,加強科技研發能力,優化售后服務和品牌形象的樹立,才能夠在將來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