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林:著力解決資本市場結構性機制性問題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出席第31次基金業聯席會議時指出,當前我國資本市場正處在一個重要的發展轉折期,要按照“標本兼治、內外并重、遠近結合”的工作思路,不斷深化改革,強化監管,加強市場基礎性建設,著力解決影響市場長期發展的結構性和機制性問題,推進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
尚福林說,股權分置改革為進一步完善我國資本市場的運行機制和約束機制創造了基礎性條件,市場信心逐步回升,市場整體發展出現了好轉的勢頭。證監會下一步將全面落實“十一五”規劃提出的樹立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健全市場機制,豐富市場層次,完善市場功能,不斷提高資本市場的競爭力。一是繼續抓好五項重點工作,確保股權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證券公司綜合治理、壯大機構投資者和市場法制建設等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積極推進多層次市場體系的建設,優化上市公司結構,擴大主板規模,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拓展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三是完善證券發行機制、交易機制和價格發現機制等市場機制;四是推動公司債券市場的發展,完善債券市場的監管體制和發行體制,擴大公司債券在直接融資中的比例,加強證券交易所市場和銀行間市場的統一互聯;五是進一步強化對上市公司以及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市場監管。
尚福林說,近年來基金行業的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主要表現在:堅持價值投資理念,積極引導市場投資行為,在減少投機炒作、改善上市公司結構方面發揮了應有作用;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專業理財能力穩步提升;注重穩健經營,品牌觀念得到加強;加強市場研究,積極參與新股發行定價,估值水平不斷提高;認真履行受托人義務,切實保障基金資產安全;行業運作的透明度不斷提升,監督機制得到強化等等。同時,一些公司在治理結構、風險控制意識、投資策略穩定性、基金營銷創新、人才培養和人才儲備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基金行業作為機構投資者的重要力量,與資本市場持續發展的要求還有相當的距離,對此,全行業要高度重視,未雨綢繆,認真加以改進。(下轉第三版)
尚福林表示,要盡快適應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做優做強基金業。要推動有條件的基金管理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試點,開展專戶理財業務,加快基金銷售費率改革,鼓勵推出創新型的封閉式基金產品,規范基金評級業務,研究基金投資于股指期貨等衍生品、擴大QDII試點及拓寬基金管理公司理財范圍等業務創新;同時,切實強化行業監管,堅持審核與監管并重的發展思路,不斷改進監管效率和質量,切實提高基金行業規范化運作水平,維護好投資者合法權益。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桂敏杰作了會議總結。他說,當前中國資本市場正處于良好的發展時期,基金行業要努力適應市場的新形勢和新變化,抓住歷史機遇,規范運作,穩健經營。桂敏杰強調,基金管理公司和全體從業人員要不斷強化風險意識,切實完善風險控制機制,重點防范投資風險、基金銷售風險、公司治理風險、職業道德風險以及行業無序競爭風險,不斷提高防范和化解風險的能力。一是積極發揮市場的力量,通過市場的選擇和輿論的監督,不斷強化行業誠信;二是加強自律,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建立有效機制,提高風險控制能力;三是強化日常監管,完善監管手段,提高監管效率,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與會人員還就基金行業目前面臨的形勢、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發展方向等進行了交流和探討。本次會議由中國證券業協會承辦。
記者 李俠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