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扶持二手物資回收
目前二手物資回收行業都中物資回收價格大跌,嚴重影響二手物資回收行業發展。應進一步完善二手物資回收利用的稅收體系,出臺有關再生鋁、再生銅、報廢汽車等行業稅收優惠政策;地方政府也可對二手物資回收利用行業給予稅收減免,或部分增值稅返還。
“近年來資源再生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去年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1.6億噸,加上進口的2.05億噸,有效地彌補了原生資源的不足,二手物資產值已經達到1萬億元,對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以及國家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行業專家劉堅民表示。
從主要品種來看,去年廢鋼鐵回收量小幅增長,廢有色金屬回收量基本持平,而廢塑料回收量出現較大降幅。
鋼鐵企業無法擺脫低價低利的困擾,盡管廢鋼鐵價格一再下降,仍未能喚起鋼廠多使用廢鋼鐵的積極性。去年我國回收廢鋼鐵8570萬噸,同比增長2%.其中,企業自產廢鋼鐵3850萬噸,同比增長5.5%;社會采購廢鋼鐵4650萬噸,同比增長5.2%.
國內回收的主要品種有色金屬量合計562萬噸,與上年持平,其中,回收廢銅117萬噸,回收廢鋁295萬噸,回收廢鉛150萬噸。同期,中國共進口含銅廢料437萬噸,同比下降10.1%;進口含鋁廢料250萬噸,同比下降3.5%,進口含鋁廢料自2011年以來連續三年下跌。
相比之下,去年廢塑料回收量則出現了兩位數的降幅。據估算,我國廢塑料回收量約為1366.2萬噸,同比下降14.6%.這與廣東、山東、河北、浙江等主要廢塑料聚集地加強環保整頓,規范行業發展的舉措不無關系。
此外,去年我國報廢汽車回收量為135萬輛,同比增長22.7%;主要拆船企業拆解船舶351艘,共計250萬輕噸,同比下降2%.
值得一提的是,受去年年初采買價格偏高,國內市場價格持續下跌等因素影響,二手物資銷售乏力,庫存積壓,資金占用大且周轉不靈,再加上貸款受限、勞力、相關費用成本大幅增加,去年我國二手物資回收企業還出現了大面積虧損。
報告指出,回收效率偏低、行業發展不規范、行業監管體系不完善是目前我國二手物資回收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
我國二手物資回收率偏低,主要受制于行業集中度不高。由于大部分回收企業規模較小、分布零散,二手物資要經過幾次周轉,才能到分揀中心。而從分揀中心到生產企業,有時也要經過2~3次再聚集,二手物資循環的速度和數量被大打折扣。以回收廢鉛酸蓄電池為例,發達國家一般只有幾家或十多家大企業從事廢棄鉛酸蓄電池的回收利用,而我國擁有數百家回收企業。小企業受限于規模小、技術水平不高等因素,不但資源利用效率不高,還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亟須國家采取措施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行業發展不規范也是前進的“絆腳石”。二手物資回收行業的大部分品種,都缺乏產品技術標準、質量分類標準和檢測標準,尤其是廢紙、廢塑料等品種的情況尤為突出。如我國廢塑料分類一直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也沒有統一的檢測辦法,不僅帶來高昂的交易成本,也無法滿足再生利用企業的用料需求。少數大型回收企業雖然制定了自己的質量標準,憑借穩定的貨源和良好的品質獲取有利的談判地位,但仍然存在買賣雙方標準不統一的矛盾。報告建議,應制定科學的分類標準和質檢手段,這不僅有利于簡化交易過程,也有利于增大回收利用企業的選擇空間。
此外,我國二手物資行業的監管體系尚不完善。二手物資行業涉及政府多個部門,各部門政策扶持力度較大,但由于各個部門對二手物資行業實行分段、分塊、分類管理,每個部門出臺的政策只針對某一方面或某一環節,政策連續性、協調性、配套性較差,尚未形成統一、高效的行政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