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我國工程機械企業何以逆流而上
近日在工程機械企業報道一欄的新聞中頻現“逆勢”二字。例如:企業銷售逆勢增長,逆勢人才擴招,逆勢海外投資等。筆者不禁感慨,在金融危機依舊肆虐,當前市場依舊脆弱的環境下,這些工程機械企業何以逆流而上?
一場金融危機考驗著我國工程機械企業對危機的應對能力,如何在危機中突圍,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絕招。
濰柴動力銷售實現逆勢增長
在受到金融危機嚴重影響的大背景下,濰柴動力逆勢而上,生產訂單也紛至沓來,實現逐月增長。2009年1至3月,各類發動機訂單月均遞增50%;3月份產量突破4萬臺,產出接近3.8萬臺,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在如此被動的環境下,濰柴動力何以能夠快速走出低谷,實現逆勢增長?究竟出何招數?
招數:大力推進自主創新
作為我國發動機行業的排頭兵,多年的市場沖浪練就了濰柴動力敏銳的頭腦。在金融危機來臨之前,早以備足糧草,做好過冬準備。當寒冬來臨之時,濰柴厚積薄發,以產品研發、品牌建設以及價值鏈控制為核心,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繼研發成功藍擎國Ⅲ發動機之后,濰柴依托業已形成的高端研發能力,成功研發了國Ⅳ、國Ⅴ發動機。同時,濰柴還利用自己的產業鏈優勢,研發出世界第一款對發動機、齒輪箱和車橋進行系統匹配和研發的“動力總成”產品,研發周期縮短為原來的1/5。在市場開發上,濰柴沿用創新思想,整合、優化市場結構。在鞏固國內市場的同時,濰柴積極實行了差異化營銷策略,積極開發國外市場,使得在其產品的營銷上更具有彈性。
山河智能逆勢人才擴招
金融危機當前,有的企業大規模裁員瘦身,但也有企業逆勢進行人才抄底
近日,山河智能啟動了新春攬才計劃。此次招聘人員包括高層和中層管理、技術研發、營銷等七大類。其中國際營銷、市場部部長、研究所所長等職務成為此次招聘的亮點。
招數:成本降低趁機攬才
金融危機顯現出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導致人力資源成本適度降低。然而山河智能認為越是危機就越應該注重人力資源的整合策略。根據山河智能當前的形勢來看并不樂觀,由于山河智能的拳頭產品(小型液壓挖掘機和液壓靜力壓樁機)銷售受困,企業需要一些高技能、高水平的人才以幫助企業打開中東、俄羅斯、非洲等市場以緩解國內銷售不力所帶來的壓力。筆者認為金融危機下企業要想過冬還是得應該依靠人的力量,相信企業在儲備優秀人才的基礎上,提升自身的軟實力才將有機會在更大的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
三一集團逆勢海外投資
全球金融危機已無處不在,而三一集團卻此時“走出去”——選擇到德國建廠。
2009年1月29日,溫家寶總理訪德期間,三一集團與德方在柏林舉行了簽字儀式,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與德國北威州州長約爾根·呂特格斯代表雙方簽字,三一計劃斥資1億歐元在德國建廠。
這一舉措,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還是突發奇想的冒進?究竟三一出的是哪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