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集裝箱制造行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
2006年1至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港口累計完成國際標準集裝箱吞吐量8354.32萬TEU,比2005年同期增長23.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7790.07萬TEU,比2005年同期增長22.3%;內河港口完成564.25萬TEU,比2005年同期增長38.5%。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國際集裝箱吞吐量820.87萬TEU。其中沿海港口完成765.84萬TEU,內河港口完成55.03萬TEU。
2007年1-9月,全國港口集裝箱吞吐總量累計為8211.36萬TEU,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2.7%。分月度來看,2007年1-9月單月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總體上呈現不斷上漲的趨勢,其中9月的吞吐量最大,為1008.06萬TEU;其次是8月,吞吐量為980.31萬TEU。2007年1-9月,中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前十名分別為:上海、深圳、青島、寧波-舟山港、廣州、天津、廈門、大連、連云港、營口。全國港口吞吐量排在第一位的是上海港,9月吞吐量為225萬TEU,自年初累計吞吐量為1934.74萬TEU,累計同比增長21.2%;其次深圳港9月吞吐量為204.26萬TEU,自年初累計吞吐量為1493.72萬TEU,累計同比增長11.1%;排在第三位的青島港9月吞吐量為81.18萬TEU,自年初累計吞吐量為700.87萬TEU,累計同比增長24.3%。
集裝箱運輸的迅速發展帶動了集裝箱制造業的繁榮。集裝箱制造產業主要有干貨集裝箱、冷藏集裝箱及罐式集裝箱等其他各類特種集裝箱的制造。其中,中國生產的標準干貨集裝箱占世界產量的95%以上,集裝箱產銷量十多年來一直保持世界第一。
集裝箱及金屬包裝容器制造行業是金屬制品業下的一個子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世界經濟的復蘇,特別是近年來國際航運業的高速發展,作為為眾多行業提供包裝的配套產業,集裝箱及金屬包裝容器制造行業將迎來一個發展的新時期。
近年來,中國吸引了大量外資,“世界工廠”初具規模。這些外向型企業生產所需原材料的進口,制成品的出口,拉動了中國對外貿易規模迅速擴大。出口的制成品大部分為適箱貨,隨著“世界工廠”規模的擴大和多樣化,對適箱貨最佳載體集裝箱的需求,也將持續升溫。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是保證中國集裝箱生產持續增長的重要基礎。
中國投資咨詢網發布的《2008年中國集裝箱制造行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紹了集裝箱的定義、種類等,接著分析了國際國內集裝箱運輸業和集裝箱制造業的發展概況,并對國內集裝箱制造業的工業統計數據做了細致分析,然后具體介紹了干貨集裝箱、冷藏集裝箱、罐式集裝箱和特種集裝箱的發展。隨后,報告對集裝箱制造業做了關聯產業發展分析、進出口數據分析和重點企業運營狀況分析,最后分析了集裝箱制造業的未來前景。您若想對集裝箱制造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想投資集裝箱生產制造,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