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解析
除了下游需求對工程機械行業影響較大外,宏觀調控、鋼價波動、人民幣升值,以及即將實施的新的企業所得稅法是影響工程機械行業的最大因素。然而,這4個影響最大的因素的影響力大都在減弱,投資工程機械板塊可能實際上有驚而無險。
(一)宏觀調控對工程機械行業的影響力日漸減弱
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的內銷增長主要取決于國內房地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增速,或者說取決于國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宏觀調控對工程機械產生影響的路徑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慢,進而國內工程機械市場容量增長放慢,進而行業的內銷增長放慢,行業的總銷售(內銷+出口)增長放慢。之所以說宏觀調控對工程機械行業的影響力日漸減弱,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政府對宏觀調控的手段日趨嫻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波動的幅度逐漸減小,增速日趨平穩;二是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出口快速擴大,對國內市場的依賴在逐漸減弱。
自1978年經濟改革以來,中央政府共實施了5次重大的緊縮性宏觀調控:
第一次在1979-1981年;第二次在1985-1986年;第三次在1988-1989年;第四次在1993-1996年;第五次在2003下半年-2004年。這5次重大調控都對國內的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產生了影響,但由于調控手段的日趨嫻熟,固定資產投資的波動在減弱。目前政府也一直在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平穩必然有助于國內工程機械的市場容量增速的平穩,進而有助于工程機械行業內銷增速的平穩。
(二)鋼價上漲對行業的影響正在被消弱
但對一個企業來說,若產品的毛利率越低,則鋼價上漲對毛利率的影響越大;毛利率越高,則影響越小。若一個企業的產能越大,產銷量越大(如龍頭企業),則其可以通過增加產銷量來降低單臺產品中的各類成本,從而部分或全部消化鋼價的上漲。
近2-3來,工程機械行業的平均毛利率從2005年的15.55%提高到2006年的17.48%,07年前三季進一步提高到20.5%。行業內大部分產品的產銷量更是飛速增長,例如從2002-2006年,挖掘機的銷量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2.9%,裝載機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6.4%。因此,鋼價上漲對行業的影響正在被消弱。
從鋼價走勢看,03年-05年上半年國內鋼價上升較快,05年下半年鋼價開始回落,并出于振蕩狀態。未來幾年,一方面,國際鐵礦石的價格以及運價仍有可能上升,這使國內鋼價有上漲的動力;另一方面,國內的鋼鐵產能仍在擴大,產能剩余量也將繼續加大,再加上鋼材出口預計將繼續放緩,這使鋼價有下跌的動力。綜合來看,未來幾年,國內鋼價可能持續溫和上揚(5%以內),大副上揚的可能性不大。
(三)長期內人民幣升值將可能是利好
即使大部分國家用美元結算,由于國內產品的售價低,因此基本上可以通過提價來抵消美元相對于人民幣的貶值。因此,總的說來短期內人民幣升值對行業的影響極為有限。
長期內,若美元兌人民幣持續貶值,且國內企業出口售價(美元標價)不變,則國內企業將持續受損失,利潤空間持續受壓縮。國內企業將被迫連續提價(美元標價)。而這將不斷消弱出口產品的價格優勢。若美元貶值時間足夠長,幅度足夠大,國內出口產品的價格優勢有可能完全喪失。價格優勢喪失后,國內企業要么退出機械行業,要么加大科研投入,向所在子行業的高端領域進軍。從整個行業看,行業整體上將實現升級。因此,長期內人民幣升值將可能是利好。
(四)新企業所得稅法:短期影響小,長期影響可能較大
目前企業繳納所得稅的主要依據是1991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和1993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根據這兩項法規,內資企業的所得稅稅率為33%,外資企業的則較低。今年3月,全國人大制定了新的企業所得稅法,計劃08年初實施。該法規定:內資、外資企業統一實行25%的所得稅稅率;各企業根據各類法規享受的小于25%稅率的可有5年過渡期。
多年來,雖然內資企業的法定所得稅率是33%,但由于國務院有關部委以及絕大部分地方政府相繼出臺各式各樣的稅收優惠政策,因此內子企業的實際所得稅稅率大都沒達到33%。例如,2001年,財政部和國稅總局為了支援西部大開發,聯合出臺了《關于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問題的通知》,規定在西部地區(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陜西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內蒙古自治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以及部分少數民族自治區)注冊的各類從事政府鼓勵類產業的企業,在2001-2010年間實行15%的所得稅稅率。絕大部分地方政府為了促進當地工業發展,同時為了吸引投資,大都出臺了稅收優惠政策,其中比較典型的是對設在當地各類經濟開發區內的企業實行15%的稅率。
據機經網統計,目前工程機械行業內有87.6%的企業設在非中西部地區。
然而,近年來,這87.6%的企業不是被當地各類經濟開發區內各種優惠政策的吸引而搬進開發區,就是因各類城市發展規劃而被要求“退城進區”,因此目前其中的大部分企業已設在各類開發區內。因此全國工程機械行業內大部分企業的法定所得稅稅率可能只有15%或略高,而不是33%。可以通過行業內上市公司來窺豹一斑。06年,行業內的9家主要上市公司的法定所得稅稅率大部分為15%,實際平均稅率只有12.08%,且只有一家略超過25%,沒有一家達到33%(圖表59)。從近幾年看,實際平均稅率也沒有超過15%(圖表60)。
5年后,行業內大部分公司的法定稅率將從15%提高到25%,提高幅度達到66.7%。受退稅、國產設備抵扣等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實際稅率的提高幅度可能達不到66.7%,但預計也不會低。因此,短期內(5年以內),行業內各企業所受影響不大,但長期內,若沒有惠及工程機械行業的新的所得稅優惠政策出臺,行業的盈利狀況將受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