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增需減銅價久盤必跌
11月,在美國大選、希臘債務談判和美國財政懸崖等一系列焦點相互作用下,宏觀環境時好時壞使得銅價陷入振蕩。歐洲債務尾部風險減弱、美國經濟復蘇勢頭和中國經濟短周期企穩,三大利好削弱銅價的殺跌動能。美國白宮和國會就避免財政懸崖而進行的談判短期難以妥協引發市場避險,使得銅價承壓。最重要的是,中國經濟短周期企穩而長周期放緩將導致需求增速降低,加上全球銅礦進入擴張周期,銅價反彈的幅度和持續的時間都十分有限。
宏觀環境利空猶存
11月27日,歐元區和IMF就減免希臘債務達成一致。歐元集團預計將于今年12月13日就救助資金發放的問題做出決定,歐債危機尾部風險減弱。在歐洲債務問題緩和之際,新的風險卻在美國出現。美國白宮最近稱,跌落“財政懸崖”將導致美國實際GDP增速減少1.4%。若實施增稅政策,明年消費者支出可能比在不增稅的情況下減少2000億美元,美國陷入衰退在所難免。
最重要的是,中國經濟短周期維穩,但是長周期放緩卻難以避免。此外,產能過剩成為國內經濟一個棘手的問題。在沒有轉型之前,穩增長措施只能靠基建投資。這將引發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問題。銀行信貸風險上升可能導致貨幣政策穩中再度趨緊,而財政政策對經濟的扶持保持穩中略升,但不會再度出現突擊式的刺激。
全球銅礦進入擴張周期
根據國際銅研究組的數據顯示,2013年開始全球銅礦進入擴張周期,產能會有明顯的攀升,新增產能的投產將改變2000年以來銅礦產出供不應求的格局。1998年至2010年,全球銅礦產能擴張平均年增長3%左右。預計2013年開始,全球銅精礦產能同比增速將攀升至5%,而萃取電積銅礦產能增速為1.6%。預計到2015年,全球銅礦產能升至2590萬噸,銅礦供應將極為充裕。
從主要礦山擴張情況來看,全球前十大礦山產能從2011年到2015年的新增產能占2011—2015年世界銅礦山產能增長總量的42%。預計2015年這些礦山新增產能將達到308.4萬噸。
供應過剩,需求難改善
臨近年底,冶煉企業為完成年度生產計劃而加碼生產。10月銅冶煉企業開工率達到91.4%,為年內開工最高值。在這么高的開工率支持下,10月份國內精煉銅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 51.9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8%。
進口回落,但是庫存持續攀升。數據顯示,10月精煉銅進口量同比下滑22%至230695噸,創下15個月以來的低點。而11月23日,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升至20.5萬噸以上,離年內高位21萬噸只有一步之遙。再加上保稅區銅庫存70萬噸和煉廠及貿易商庫存,國內銅庫存持續保持在130萬噸以上。
在庫存高企之際,下游消費卻沒有明顯改善。冬季電力設施建設開工因寒冷天氣而減少,而鐵路等基建投資開工對有色金屬,特別是銅的消費提振表現在竣工后期的電力布線和機車的生產上,這些在四季度都難以發力。電力行業用銅主要在變壓器、開關和電纜三大塊。但是今年國家電網招標前五批變壓器和開關招標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
綜上,在宏觀環境趨向于緩和的情況下,元旦和春季等節假日補庫預期給銅價反彈提供了一個炒作點。不過,中國經濟長周期放緩導致國內銅消費增速回落。再加上全球銅礦產能進入加速擴張階段,“供增需減”的格局注定銅價反彈之路難以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