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企業出售箭在弦外資壟斷僅一步(1)
11月8日,黑龍江省國資委辦公大樓出現了幾個陌生的面孔,他們是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及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等組成的聯合調研組成員。據悉,調研組此行的目的是想了解該省雞西煤礦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雞西煤機)和佳木斯煤礦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煤機)改制的有關情況。
調研組黑龍江之行事出有因。據記者了解,曾有人向上述行業組織反映,該省即將把這兩個在煤機行業屬于排頭兵企業的全部產權賣給一家外國公司,外資收購的全部費用共計8億元左右。據一位知情人士講,如果把這兩家企業賣給那家外國公司,其后果將可能危及國家長遠利益和經濟安全。轉讓后,我國若想再打造兩個與之實力相當的企業,僅僅8億元遠遠不夠。記者判斷,上述問題可能才是業內如此關注兩企業改制出售的原因之一。
據了解,早在今年8月,黑龍江省國資委就曾在自己的網站上公布,黑龍江煤礦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含兩企業,以下簡稱省煤機公司)力爭9月末完成產權轉讓,但此事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沒有新的進展。另據記者近日多方了解,省煤機公司原定于11月21日簽署產權轉讓協議,目前又不得不再次延期。據可靠消息,目前省煤機公司改制出售的相關具體方案已經上報有關部門等待批復。而對于兩企業改制出售問題,目前該省省內則有不同聲音,其中,有的是擔憂外資收購后會壟斷我國煤機行業,有的則是對兩企業產權轉讓價格以及方式上存在分歧。
政府意志下的改制出售
據了解,雞西煤機和佳煤機原屬原國家煤炭部,1998年國家部委調整后兩企業下放地方,現屬于由省國資委監管的省煤機公司。兩企業中,雞西煤機主要生產采煤機,國內市場占有率約為三分之一。而佳煤機則主要生產掘進機,國內市場占有率為二分之一左右。應該說,從市場占有率以及業內知名度上說,兩企業都稱得上是行業龍頭企業,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黑龍江省要把這兩個企業賣掉呢?
對于調研組的到來,黑龍江省國資委給予了高度重視。為了闡明黑龍江省對這兩個企業改制出售的具體情況以及想法,他們似乎也在等待這樣一個機會。
據了解,對于這兩個企業,黑龍江省采取的是承債式股權轉讓辦法。外資收購兩企業后,將負擔兩企業所有的欠稅、欠貸款等費用,其中股權為3億元、債務為2.6億元、欠稅2億元,外方承諾收購后技改投資第一年為1億元,第二年為8000萬元,第三年為5000萬元。據初步估計收購總成本大約在9億~10億元。
據黑龍江省國資委副主任蓋魯林介紹,目前黑龍江省企業所有制結構過于單一,國有企業比重一直居高不下,長期來看,這種單一的所有制結構勢必會影響該省的未來發展。為扭轉這一局面,2003年該省發起了新一輪國企改革,并把這項任務列為各項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計劃要在三年內完成產權制度改革。同年,該省選擇了10戶國有企業作為改革試點,雞西煤機、佳煤機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