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風險升溫銅價承壓下行
6月2日,媒體報道青島港出現通過重復質押倉儲單據獲取貿易融資的違規行為,稱青島港在端午節前已經開始專項調查。隨后,伴隨業內人士對此事的大量關注與后續信息的逐步披露,青島港金屬融資違規事件持續發酵,令銅市場響起驚雷。
此次事件成為導火索,促使全球貿易商和銀行對自身在此事中的風險敞口進行核查,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收緊信用證開立,渣打銀行直接叫停針對部分中國新客戶的金屬融資業務等消息陸續傳出。因為大宗商品融資已成為中國影子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各方均在持續密切關注此事對未來銅貿易融資命運的影響,以及其對銅市場的影響。
顯而易見,青島港金屬融資違規事件在市場參與者中制造了恐慌情緒,從而對市場信心造成打擊,引發了近日銅價的下跌。但除了對市場情緒的影響外,本次事件或將對銅市場未來走向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
首先,銅融資規模的縮小或業務的中斷,或將導致曾一度被融資鎖定的庫存遭“解鎖”,庫存釋放將顯著增加銅供應。以精煉銅作為抵押品進行融資是當前國內許多企業獲得低成本融資的重要渠道,倘若對本次事件的進一步調查證實了中國確實存在大量的倉單欺詐行為,銀行的信貸緊縮將引發一系列的違約連鎖反應。部分企業將因無法對銅融資進行展期而不得不將一度用于融資的庫存解除鎖定,并在市場上拋售庫存以獲取現金。金屬融資的解除將導致市場出現拋壓,大規模的隱性庫存或將因此涌入市場,造成銅供應增加,從而令銅價承壓。
其次,此次事件的進一步發酵或將波及銅進口融資需求,從而對全球銅市平衡帶來更深遠的影響。銅金融屬性在金融危機后對銅價產生顯著的支撐作用。精銅價格能長期高于其生產成本,旺盛的銅融資需求功不可沒。若本次事件令銀行對信用證的開立進一步收緊,將導致銅進口融資規模下滑,甚至此類業務的終結,那樣,銅融資需求將遭受重擊,銅價亦會受到拖累。
事實上,在此次事件前,因監管層加強融資貿易監管的決心堅定,銀行信用證開立的要求已經變得更嚴格,尤其是中小型貿易商開信用證的難度大幅上升。此次事件后,審查更嚴格、開證更困難是大概率事件。不過,短期來看,這一變化對銅市還有另一層影響:短期內精銅進口將受到抑制,從而減少國內銅市場的現貨供應,或將推高國內的現貨升水并將滬倫銅比價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綜合而言,短期來看,青島港金屬融資違規事件打擊市場信心,從市場氛圍上對銅價施加下行壓力,但因精銅進口受拖累,國內現貨有望趨緊,從而造成銅市內強外弱的局面。中長期來看,本次事件引發的信貸收緊有可能成為融資鎖定庫存流出的導火索,并對銅融資需求造成打壓。
這種中長期影響的形成將是漸進式的發散行為而非瞬間激進的爆發,并且其嚴重程度與監管層和銀行對此事的處理方式與態度密切相關:若此事經調查被判定為個別案例,銀行信貸不因此全面收緊的話,其沖擊將逐步被市場消化;但若倉單重復質押被證實為廣泛存在的違規操作的話,銀行對貿易融資的嚴格審查與授信收縮將在未來持續發酵,并對銅貿易融資、銅市場供需平衡與銅價造成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