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竹節紗的生產工藝
一、竹節紗主要參數與布面風格的關系竹節紗參數包括基紗線密度、竹節粗度、竹節長度及竹節間距,由于竹節紗的特殊結構,布面風格與上述4參數密切相關,其各種各樣的組合決定了它在布面上特殊的風格,其方法主要有以下4種。
1.由于竹節紗竹節部分較粗,紡紗時加在竹節部分的捻度也較少,竹節段纖維較松散,使竹節紗染色時粗段與細段對染料的吸收不一致,再根據竹節長短不同會形成雨點或雨絲的風格。
2.原料不同形成的風格有異:如用普通棉、滌綸原料紡制的單紗織制的竹節紗織物竹節比較明顯;而采用異形纖維如陽離子滌綸、強光滌綸、粘膠等形成較細竹節,然后與普通紗加捻成線,可制成高檔面料。
3.在轉杯紡紗機上紡制48.6~58.3tex(Nel2~10)竹節紗,其竹節可高于正常紗的1.3~1.8倍,配合竹節間距與長度的變化,可織制出具有麻的風格的高檔面料。
4.利用竹節紗竹節部分的長短不同、粗細不同、節距不同、原料不同,可開發出豐富多彩、風格各異的品種,以滿足各類不同消費者的需要。
二、紡竹節紗的工藝設計
1.竹節粗度在竹節紗紡紗過程中,粗度足較難掌握的參數。我們用切斷稱重法來檢定竹節的粗度,即取相同長度的竹節部分和節距部分,分別稱重,竹節重量與節距重量之比即為粗度。粗度一般由試紡確定,經用戶認可后投入批量生產。
2.紗號設計在確定竹節紗的百米定量時,應根據竹節長度、節距的大小和竹節段粗細,換算成百米定量。但由于竹節部分和節距部分有一粗細過渡態,特別是轉杯紡竹節紗,過渡態較長,因此計算重量和實際重量間會有一定的差異,實際生產中應根據大面積定量進行微調。
3.竹節長度a.環錠竹節紗的竹節長度在前羅拉變速情況下,取決于前羅拉的速度V1(mm/s)和瞬時降速的時間t1(s)的乘積,在后羅拉變速情況下,取決于前羅拉的速度V1(mm/s)和后羅拉升速的時間t2(s)的乘積,一般誤差較小。b.轉杯竹節紗的竹節長度在改變喂給羅拉速度的情況下分為兩種情況:設L為喂給羅拉高速情況下引紗羅拉輸出的紗線長度,D為轉杯的直徑,S為竹節長度。當L>πD即在喂給羅拉升速的時間內引紗羅拉輸出的紗線長度大于紡杯的周長時,竹節長度S=2πD+a,(a=L-2πD),為紡杯周長的兩倍以上。當L<πD即在喂給羅拉升速的時間內引紗羅拉輸出的紗線長度小于紡杯的周長時,竹節的長度S=πD+b(b=L),介于紡杯周長與兩倍紡杯周長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