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銅未平倉合約規模大增銅價熊市難見底
由于全球工業金屬過剩嚴重,加之擔憂中國需求加劇,工業金屬近期遭遇拋售潮,受此影響,近日國內有色金屬期價集體跳水,其中滬銅更是成為領跌主力。自11月13日起主力1601合約已經跌幅達5.29%,截至11月19日收盤34700元/噸,滬銅已經創出2009年4月29日以來的新低。
盡管近年來國際銅價一直處于下跌趨勢,不過全球最大銅生產商智利國家銅業(Codelco)卻表示,寧愿削減成本而不是減產,“一旦減產,這部分產量很難重啟。”與此同時,Codelco還將明年對中國出售銅的附加費下調了26%。彭博報道認為,這一調價突出表明,全球最大銅進口國中國的消費增長正在下滑。
滬銅未平倉合約大增
隨著美聯儲加息腳步的臨近,大宗商品跌勢似乎如漫漫長夜看不到盡頭,2016年的情況恐怕也難以令人樂觀。銅價首當其沖,此前全球知名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認為銅價熊市周期還將持續數年,料全球供應過剩局面將持續到2019年末。
與此同時,高盛預計,到2016年末,倫銅價格將跌至4500美元/噸。然而,金屬市場的走勢卻早于高盛一步達到。截至11月19日,3個月期銅已經觸及6年新低4573.50美元/噸,與4500美元只有70美元之遙。進入2015年以來,銅價已經累計下跌27%,若再下跌17%,將觸及3800美元/噸。
今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及美元走強令投資者感到不安。盡管生產商已減產,如嘉能可(Glencore)在非洲減產40萬噸,但尚未止住銅價的大跌勢頭。對此,銀河期貨研究中心副主任車紅云認為,近期銅價創出新低是多方面原因共振的結果,其中一方面是美元大幅走強給銅價形成直接的打壓。
在其他國家紛紛實行寬松政策之時,美國退出QE無疑加大了美元走強的動力。國際市場上銅價以美元計價,美元的走強成為近期銅價下行的最直接的動力。另一方面,中國經濟持續疲軟引發市場對中國銅消費的擔憂。車紅云認為,10月份數據顯示,除了社會零售數據持續回升外,其它數據普遍放緩。
一德期貨分析師吳玉新認為,近期銅價的下跌,隨著“金九銀十”需求炒作過后,現貨升水持續低迷,而入冬后需求會變得更差,空頭資金借機打壓,我們看到近期以來滬銅持倉大幅增加。近段時間以來,滬銅持倉增幅明顯,總持倉量已經突破80萬手,而我們做過統計,近幾年來,當持倉大幅增加時,銅價會快速下跌,也就是說現在是空頭主導市場。
“正是由于過剩的產能和國內投資者的強大的做空力量對銅價的影響顯著,國內的交易員在沉寂數月之后展開新一輪做空銅和鋁的行動。本月上期所增加的期鋁空單顯示,鋁價還會下跌15%,同期交易量翻了一倍。在空單增加的同時,期銅的交易量更在本月大增4倍。”上海商品期貨私募楊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國內期貨私募也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吳玉新認為,相比于國外資金,國內期貨私募更方便了解到國內需求情況,而銅方面國內需求占全球半壁江山,參與甚至主導拋空銅都是有可能的,國內滬銅走勢也必然會影響甚至引導倫敦銅價格走勢。
銅價下跌仍有空間
現在銅價屢創新低,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已經在這輪下跌中,屢屢受挫,自身股價也是屢創新低,那作為國內的銅企,現在情況怎么樣?是否也會出現與鋼企一樣的破產潮?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采訪相關人士。據記者了解,在削減100億美元債務、拋售資產這一系列計劃宣布之后,嘉能可股價開始企穩。然而,近日銅等金屬價格繼續下跌,剛剛顯露走出困境跡象的嘉能可再次陷入泥潭。
北京華融啟明風險管理技術有限公司有色金融研究員王萬歷表示,今年對于嘉能可真可謂禍不單行,首先是嘉能可香港市場的股票已停牌。其次,嘉能可國外債務問題,此前國外貸款利率低,所以嘉能可在市場中可做買賣性結構,后期是會有獲利,而且它又是銅企龍頭,完全可以引導市場。
不過,隨著美聯儲加息臨近,企業成本隨之增加,就很難再控盤,隨即會出現大面積虧損,嘉能可盤子太大,而且在有色中占有主導地位,所以,存量大,轉身很難。另外,中國經濟疲軟令銅需求量大幅下滑,業內人士預計,考慮到市場需求不佳,國內供應增加及銅融資需求減少,明年中國銅進口裝運量預計會萎縮10%,這意味著中國精煉銅進口正在遭遇史無前例的放緩。
“今年與銅相關的加工企業的日子不好過,先扛過今年冬天再說吧,現在只要是開工就會出現虧損。所以,計劃在元旦過后開始休假,一些加工企業甚至提前一個月放假,生產線將停產或檢修,放假期間只保留銷售部門的人員。”江蘇某大型銅棒加工廠廠長陳紅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此,從銅市本身來看,市場的壓力也不小。車紅云認為,一是雖然近期銅礦減產停產的消息很多,但銅礦加工費卻上升至105-110美元/噸,而且2016年的加工費有可能維持甚至高于2015年的107美元/噸,供應難以收縮仍是市場的壓力。二是國內現貨市場供應寬松,現貨難現升水,消費行業表現為訂單不足,需求疲軟,這是導致加工企業提前放假的原因。
對于銅價的后期走勢,吳玉新表示,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是影響銅價的重要因素,正是12月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增加觸發了此次下跌,靴子未落地之前,銅價還將承壓,但在熊市下難言見底,12月底以及春節仍可能是銅價下行的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