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運行中電力和風力參數的監測
風力發電機組需要持續監測的電力參數包括電網三相電壓、發電機輸出的三相電流、電網頻率、發電機功率因數等。這些參數無論風力發電機組是處于并網狀態還是脫網狀態都被監測,用于判斷風力發電機組的起動條件、工作狀態及故障情況,還用于統計風力發電機組的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和總發電量。此外,還根據電力參數,主要是發電機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數來確定補償電容的投入與切出。
1.電壓測量
電壓測量主要檢測以下故障:
(1)電網沖擊 相電壓超過450V 0.2s。
(2)過電壓 相電壓超過433V 50s。
(3)低電壓 相電壓低于329V 50s。
(4)電網電壓跌落 相電壓低于260V 0.1s。
(5)相序故障。
對電壓故障要求反應較快。在主電路中設有過電壓保護,其動作設定值可參考沖擊電壓整定保護值。發生電壓故障時風力發電機組必須退出電網,一般采取正常停機,而后根據情況進行處理。
電壓測量值經平均值算法處理后可用于計算機組的功率和發電量的計算。
2.電流測量
關于電流的故障有:
(1)電流跌落 0.1s內一相電流跌落80%。
(2)三相不對稱 三相中有一相電流與其他兩相相差過大,相電流相差25%,或在平均電流低于50A時,相電流相差50%。
(3)晶閘管故障 軟起動期間,某相電流大于額定電流或者觸發脈沖發出后電流連續0.1s為0。
對電流故障同樣要求反應迅速。通常控制系統帶有兩個電流保護即電流短路保護和過電流保護。電流短路保護采用斷路器,動作電流按照發電機內部相間短路電流整定,動作時間。0~0.5s。過電流保護由軟件控制,動作電流按照額定電流的2倍整定,動作時間1~3s。電流測量值經平均值算法處理后與電壓、功率因數合成為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及其他電力參數。
電流是風力發電機組并網時需要持續監視的參量,如果切人電流小于允許極限,則晶閘管導通角不再增大,當電流開始下降后,導通角逐漸打開直至完全開啟。并網期間,通過電流測量可檢測發電機或晶閘管的短路及三相電流不平衡信號。如果三相電流不平衡超出允許范圍,控制系統將發出故障停機指令,風力發電機組退出電網。
3.頻率
電網頻率被持續測量。測量值經平均值算法處理與電網上、下限頻率進行比較,超出時風力發電機組退出電網。
電網頻率直接影響發電機的同步轉速,進而影響發電機的瞬時出力。
4.功率因數
功率因數通過分別測量電壓相角和電流相角獲得,經過移相補償算法和平均值算法處理后,用于統計發電機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
由于無功功率導致電網的電流增加,線損增大,且占用系統容量。因而送人電網的功率,感性無功分量越少越好,一般要求功率因數保持在0.95以上。為此,風力發電機組使用了電容器補償無功功率。考慮到風力發電機組的輸出功率常在大范圍內變化,補償電容器一般按不同容量分成若干組,根據發電機輸出功率的大小來投入與切出。
這種方式投入補償電容時,可能造成過補償。此時會向電網輸入容性無功。
電容補償并未改變發電機運行狀況。補償后,發電機接觸器上電流應大于主接觸器電流。
(二)風力參數監測
1.風速
風速通過機艙外的數字式風速儀測得。計算機每秒采集一次來自于風速儀的風速數據;每10min計算一次平均值,用于判別起動風速(風速v>3m/s時,起動小發電機,v>8m/s起動大發電機)和停機風速(v>25m/s)。安裝在機艙頂上的風速儀處于風輪的下風向,本身并不精確,一般不用來產生功率曲線。
2.風向
風向標安裝在機艙頂部兩側,主要測量風向與機艙中心線的偏差角。一般采用兩個風向標,以便互相校驗,排除可能產生的誤信號。控制器根據風向信號,起動偏航系統。當兩個風向標不一致時,偏航會自動中斷。當風速低于3m/s時,偏航系統不會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