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細紗機的開發和紡紗實驗
眾所周知,細紗機是紡紗行業的關鍵設備,其性能好壞對紡紗質量的影響更為直接和重要,而且細紗機的設備投資占整套紡紗設備的三分之一以上。細紗機的重要性可見一般。
建國以后的幾十年來,我國的紡紗行業無論是在總量上還是在技術水平的提高上都有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在近幾年來,隨著電子及自動控制技術的飛速發展,更為紡紗設備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我國紡紗設備與國外先進國家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細紗機主要有三大功能,即:牽伸、加捻及卷繞成型。其它機構大都是為這三大功能服務的。其中牽伸部分的性能對成紗質量影響更加直接和明顯。所以國家在十五期間,把細紗機牽伸機構的研究、改進作為重中之重的課題,不可否認,提高設備的機電一體化水平非常必要,但是,提高設備機電一體化的同時,也較大幅度提高了設備的制造成本。在目前我國的勞動資源十分豐富,勞動力成本較低,市場對設備價格承受能力不高的情況下,把研究改進對成紗質量影響更為直接的牽伸機構上,更加重要。幾年來,我們對細紗機的牽伸機構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
1 .超大牽伸精紡細紗機
目前國內外細紗機的牽伸機構基本都采用三羅拉雙皮圈牽伸。三列羅拉分為兩個牽伸區,前區設有一對皮圈參與牽伸,所以前牽伸區叫做皮圈牽伸區,后區是簡單羅拉牽伸。在前牽伸區,由于紗條在變速點和前羅拉之間已基本沒有捻度,而且由于上、下皮圈間摩擦力的存在,所以前牽伸區的牽伸倍數可達到20~30倍。而在后牽伸區,由于是簡單羅拉牽伸,而且粗紗條上有較多的捻回,所以牽伸倍數一般不超過1.3倍。在實際生產中,為了滿足市場對紗線質量越來越高的要求,總牽伸倍數一般不超過30倍左右。從上面的情況不難看出,現有細紗機的后牽伸區是一個薄弱環節,是制約細紗機總牽伸能力提高的關鍵。我公司經過多年的研究,成功地開發了細紗機三羅拉四皮圈牽伸機構。在后牽伸區設置了上、下皮圈,使后區也變成皮圈牽伸區,此項技術已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01 2 43901.0)。
在后牽伸區,由于粗紗條上有較多捻回,增加皮圈之后,也不可能達到前區的牽伸倍數,但是增加了皮圈之后,在后牽伸區,被牽伸中的紗條也受到上、下兩只皮圈的積極而有效的控制,特別是長毛羽和短纖維得到了更好的控制,粗紗條在牽伸、退捻的過程中,所有纖維的運動更有規律,實驗中觀察,紗條在進入中羅拉時,纖維排列比三羅拉雙皮圈更緊密,纖維伸直更好。四皮圈牽伸的前上絨輥上沾花比雙皮圈明顯減少。這也說明用四皮圈牽伸時紗條在前羅拉鉗口比雙皮圈變窄。肉眼觀察紗線毛羽變少。
在三羅拉雙皮圈牽伸機構中,由于后區是簡單羅拉牽伸,紗條得不到控制,所以把粗紗的捻系數做的偏大,還因為粗紗定量偏小,提高捻系數可以減少粗紗意外牽伸,降低粗紗機紡紗的斷頭率。在三羅四皮圈牽伸機構中,由于后區 有了皮圈控制,后區牽伸倍數可以適當提高。在實驗室的工藝試驗表明,總牽伸能力比原來提高50%~100%而不降低細紗條干水平。由于粗紗條在進入前區時,纖維緊密度好,前區牽伸倍數可以相應提高。
三羅拉四皮圈牽伸細紗機的特點:
?。?)在不降低成紗質量的前提下,總牽伸能力可提高50%~100%。由于牽伸倍數提高,粗紗定量可以變大,粗紗捻系數適當降低,減少了螺旋狀纖維的數量,更有利于在牽伸過程中保持纖維有規律的運動。粗紗定量加大后,提高粗紗機的產量,可以減少粗紗機的配臺數,節省人力、物力及能源。
?。?)由于后區變成皮圈牽伸區,牽伸中的紗條形態好,更適宜于紡高支紗。
(3)三羅拉四皮圈牽伸機構工藝適應性好,可以用同一定量粗紗紡制不同支數的細紗,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不用頻繁改變粗紗機工藝。
(4)成紗質量好,毛羽少。
由于以上特點,三羅拉四皮圈牽伸細紗機機可以叫做超大牽伸精紡細紗機。
在我公司紡紗實驗室中,曾用熟條直接紡制細紗,總牽伸倍數可達150~250倍。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三羅拉四皮圈牽伸機構的后牽伸區的牽伸規律和特點不同于三羅拉雙皮圈牽伸的前區,也不同于后區。在三羅拉四皮圈牽伸的后區,中后羅拉隔距,隔距塊,粗紗捻系數、后區牽伸倍數對成紗質量都有影響,必須選用合適的工藝參數,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表一為三羅拉雙皮圈及三羅拉四皮圈試紡對比實驗數據,1號試樣為三羅拉雙皮圈紡制,2號試樣為三羅拉四皮圈牽伸機構紡制,樣機為我廠生產的FA506細紗機,原料為精梳純棉。
2. 賽絡紡細紗機系列
SFA502、SFA506、SFA528、SFB505是在原有機型的基礎上按照賽絡紡工藝要求研制的新產品。
賽絡紡(siro)紡紗工藝是近幾年迅速發展的新型紡紗工藝,賽絡紡工藝開始在毛紡行業應用,由于賽絡紡工藝的特點,決定了賽絡紗的獨特和優良的物理指標,近年來開始在棉紡行業推廣應用。
賽絡紡工藝是在同一個錠子上同時喂入兩根粗紗,兩根粗紗保持一定的距離,在同一個錠位上被同步牽伸,紗條在前羅拉鉗口輸出后,形成一個三角形,由于加捻的作用,兩股紗條合并成一根賽絡紗。所以賽絡紡是一種集紡、并、捻于一體的一種新型紡紗工藝。賽絡紡由于成紗機理不同于現有其它紡紗方法,有其獨特的特點:
?。?)在紡紗過程中,由于是兩根粗紗同時被牽伸后再合并成一根賽絡紗,兩束紗條的粗細可以互相補償,所以賽絡紗的條干、粗、細節、毛羽、強力指標都相當好,是目前其它任何紡紗工藝所不能比擬的。賽絡紗既有股紗的特點,也有單紗的屬性。而多數情況下可以代替股紗應用,是高檔服裝面料、針織、牛仔布等行業的首選用紗。
按數理統計規律,紗線的重量及條干不勻率符合以下規律:
Cx=C0×1/√n
式中:Cx 為并合后的不勻率。
C0為并合前的不勻率;
n為并合根數;
賽絡紡的不勻率按下式變化:
Cx=C0×1/√2 =0.7 C0
即并合后比并合前的不勻率下降了30%。當然這只是按數理統計規律得出的結果,同實際情況有所差別,實驗證明有時比理論計算的結果還要好,如果同一錠位上的兩支粗紗來自不同的粗紗機,可能會得到更為理想的結果。
在粗、細節上有以下變化規律:
在紡紗過程中,如果一股為標準直徑,而另一股為粗節(標準直徑的1.5倍),則并合后的直徑為標準直徑的1.28倍。說明粗節消除了。同樣道理,細節也消失,只有更為嚴重的粗細節有可能形成新的粗細節,或粗節與粗節,細節與細節處并合后才保留粗細節,但也不會惡化。以上充分說明為什么賽絡紡的條干、粗、細節水平非常好的道理。表2是在公司實驗室用三羅拉四皮圈牽伸加賽絡紡工藝紡出的普梳純棉紗的物理指標。
說明:上述試紡樣品所用粗紗,在該棉紡廠用傳統工藝紡紗,其烏斯特指標水平一般在97烏斯特公報25%水平或略差。
上表中1號試樣用4.1g/10m×2粗紗紡制,總牽伸倍數為31.05倍(97烏斯特公報27.8Tex紗5%水平CV%為13.2~13.6)
2號試樣用3.0g/10m×2粗紗紡制,總牽伸倍數為43.26倍。(97烏斯特公報14.6Tex紗5%水平CV%為15.6~16.1)
號試樣用4.1g/10m×2粗紗紡制,總牽伸倍數為57.8倍,其條干等水平可達到97烏斯特公報5%水平。
以上結果充分說明賽絡紡工藝的優越性。我們曾用兩股絲、棉、羊絨(同色或不同顏色)或一股為純棉一股為絲、棉、羊絨,滌棉、純棉等不同纖維做過多次實驗,效果均十分理想。
?。?).賽絡紡生產的紗線毛羽極少,4mm(包括4mm)以上的毛羽幾乎沒有。這是因為在大三角形的尖角處,兩根紗條互為中心卷繞,所有的長毛羽都被卷在紗線里面。所以賽絡紡不但毛羽極少。而且還有一個和其它工藝的不同之處,因為毛羽是被兩股紗條交替卷繞在主紗線上。在絡筒及后道工序不容易脫出。不象其它工藝生產的紗線在絡筒工序會增加大量毛羽。表三是我們取自國外進口緊密紡細紗機上的樣品同賽絡紗的毛羽對比情況。從表中可以看出,緊密紗和賽絡紗4mm以上毛羽都幾乎沒有,但1-3mm的毛羽,賽絡紗僅為緊密紗的50%以下。
我們在實驗中發現,在紡紗中兩股粗紗的中心距對斷頭率及毛羽有較明顯的影響,中心距增大,斷頭率有增加的趨勢,這是因為中心距加大,羅拉前的三角形大,斜邊長,而在這個斜邊上紗條只有弱捻存在。如接近纖維平均長度,斷頭率急劇增加,如果粗紗中心距過小,則三角形的頂角變大,4~6mm的毛羽明顯增多,但6mm以上的毛羽沒有增加。
?。?)賽絡紗由于是兩股紗條相互捻合在一起,所以其強力較高,一般是高于單紗,低于股紗。由于其強力高,所以可以適當降低捻系數,是理想的針織用紗。因為賽絡紗由兩股紗條捻合后而成并且互有滲透,紗線耐磨性好,所以賽絡紗也非常適合用于牛仔布行業及高檔服裝面料。賽絡紡工藝有著其它紡紗工藝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但長期以來,在紡紗過程中若產生斷頭后就紡出單股紗,這個技術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紡織界的業內人士。用賽絡紡工藝紡紗時,羅拉前面大三角形的兩條斜邊上紗的捻度很弱,強度低,在這里容易發生斷頭,如果其中一股出現斷頭,這時就要迅速把另一根紗人為打斷,以免紡出疵紗,如果用遠紅外或光電式斷紗打斷器,能夠解決問題,但是,根據資料介紹這種打斷器每錠需100多元,顯然是投資過大,我們也曾對國內現有的機械式斷紗打斷器專利技術查詢過,但這幾種機械式斷紗打斷器主要是用于毛紡行業,而且誤動作率高,打斷率低,而且擋車工接頭時操作不方便。
經過一年多的實驗和研究,我公司研制成功一種機械式斷紗打斷器,誤動作率為零,打斷率高,并可作上、下移動,方便擋車工操作。這種打斷器的研制成功,為大面積推廣賽絡紡新技術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賽絡紗有著優良的物理指標,但賽絡紡也有其不足之處:
?。?)賽絡紡的粗紗導紗喇叭一般不能橫動,這樣使皮輥、皮圈容易磨損,皮輥磨礪周期縮短,但由于賽絡紡工藝流程短,紡紗附加值高,完全可以彌補這一缺陷。
?。?)由于賽絡紡是雙粗紗喂入,所以粗紗定量較小,這就增加了粗紗機的壓力。如能同我公司的專利技術:“細紗機四皮圈牽伸機構”配套使用,就可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總牽伸倍數,使粗紗定量加大。
3.緊密紡細紗機系列產品
緊密紡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技術,發展勢頭很猛。緊密紡的單纖維伸直度好,排列緊密,單紗強力高,毛羽很少,是理想的織造用紗,緊密紗的條干、粗、細節指標比傳動環錠紡略有提高,這是因為緊密紡在紗條從前羅拉輸出時牽伸已基本完成,在聚集區只能起到整理作用,不能象賽絡紡那樣從根本上改變紗線的指標。
我公司研制的JFA502、JFA506、JFA528、JFB505是在原有基本型的基礎上配備緊密紡紗機構而研制的棉、毛紡細紗機系列產品,利用這項技術也可以很方便地對現有服役中的設備進行改造。
4.光滑紡細紗機系列產品
GFA502、GFA506、GFA528、GFB505系列棉、毛紡細紗機是在原有機型的基礎上配備光滑紡機構而研制的新產品。
所謂光滑紡紗是在細紗機前羅拉和導紗鉤之間的弱捻區增加一套光滑紡裝置,把已形成的長毛羽再呈螺旋狀卷繞在紗線上,利用這套裝置還可以上臘或上油,省去毛紡中的上油工序。該技術的特點是成紗毛羽極少,紗線表面光滑,紡出的普梳紗比精梳紗毛羽還要少,如能配以蒸紗工序效果更好。
5.直紡細紗機系列產品
ZFA502、ZFA506、ZFA528、ZFA505系列棉、毛紡細紗機是在原有機型的基礎上,采用四羅拉雙皮圈、三皮圈或四皮圈牽伸機構共三種牽伸形式,粗紗有小條卷或條筒兩種配置,用并條后的熟條直接紡出細紗,省去粗紗工序,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能源,而且省去粗紗機的一次性設備投資。
用直紡工藝,熟條直接變成細紗,纖維就不用在粗紗工序加捻,部分纖維變成螺旋狀,到細紗牽伸時再拉直。所以纖維的伸直度好,纖維運動更有規律,也更容易控制,紡出的細紗質量更好。
以上提及的緊密紡機構,賽絡紡斷紗打斷器,直紡細紗機牽伸機構我公司已完成工藝試驗并申報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取得了優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