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州積極為節能減排提供科技支撐
一是為加快節能減排關鍵和共性技術研發提供資金支持。“十一五”期間,投入資金2000萬元(其中:國家510萬元、省390萬元、州1100萬元),實施技術創新項目65項,其中節能減排項目19項。2010年投入1170萬元(其中:國家440萬元、省230萬、州500萬元)開展企業技術創新,州本級投入資金55萬元,實施“異型陰極碳塊技術研發與應用”、“利用生產氯酸鈉尾氣開發二甲醚技術示范與應用”、“貧錳礦高浸出清潔技術開發及熱浸工藝配套技術改造”等3項節能減排項目的研發。通過節能減排關鍵和共性技術研發,有效推動了企業節能減排進程,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工業“三廢”污染。
二是加快節能減排技術支撐平臺與服務體系建設。建立產學研技術創新平臺,鼓勵和引導企業、科研單位加強同國內外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同行業進行科技交流與合作,先后實施科技合作項目13項,引進專家137人次、技術17項。
三是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的產業化示范和推廣。結合災后重建和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分別在汶川、紅原等縣積極開展太陽能應用推廣示范,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群眾的生活條件,提高了生活質量,降低了木材、電力等能源消耗。
四是充分發揮政府科技資金的引導作用。2009年,州政府確定以四川鑫通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利用化工廢氫氣生產大規格晶體新材料產業化示范”項目進行高新技術企業風險投資試點運作。同時,積極支持茂縣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實施“150kt/a二甲醚節能減排示范工程”項目,并將該項作為“十二五”時期四川省產業發展重大關鍵技術項目推薦申報。從而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形成政府引導、多元投入、廣泛參與的節能減排創新體系,走多企業、跨行業、區域間循環經濟之路,推進企業之間消化工業廢物的“循環鏈”,提升節能減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