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表態稱不要妖魔化外資并購也不要輕視
最近一段時期,美國凱雷并購徐工、法國賽博(SEB)并購蘇泊爾等外資并購案,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有人擔心,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會不會形成行業壟斷,會不會危及產業安全和經濟安全?
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外資并購,也稱跨國并購,是國際間通用的吸收外資主要形式。聯合國貿發組織上月發布的《2006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2005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達到9160億美元,其中全球跨國并購總金額為7610億美元,占當年FDI總量的80%以上。
他說,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不同,由于資本市場不完善,長期以來,我國吸收外資一直以綠地投資為主,也就是投資新建企業。近年來,外商以并購方式對華投資有所增加,但投資規模較小,并以小型企業并購為主。今年1至5月,以并購方式投入的外資僅有20億美元左右,約占同期我國吸收FDI的7%。我國的外資并購剛剛起步。
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指出,采用并購方式吸收外資,一方面要積極推動,另一方面,要規范并購行為,加強對外資并購相關行業的審查,避免出現負面影響。
跨國并購也是雙向的。近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化經營,并購了一些外國企業,如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TCL收購阿爾卡特手機業務等。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跨國公司到海外收購外國企業,進行跨國并購。
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對記者說,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要以平常心態,以全球視野看待外資并購。既不要把它妖魔化,也不要輕視它。首先要加強對并購的研究,完善并購的法律法規,健全產業安全和反壟斷預警機制。其次,要促進公平競爭、營造有利于并購方式發展的投資環境。
為了促進和規范外資并購,今年9月8日,商務部等六部委制定的《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正式實施。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認為,這一規定允許外國投資者通過股權交換并購境內公司,為外資并購國內企業拓寬了渠道和手段。同時,開拓了境內企業海外上市融資的渠道并加強了相關監管。這位負責人表示,對于凱雷并購徐工、國美并購永樂、法國賽博(SEB)并購蘇泊爾等近期廣受關注的并購案件,商務部正在按有關條例和規定審查上述案件,及時完成審查。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