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廢渣山煤矸石生物肥田間試驗高效增產
煤矸石作為目前我國年排放量和累計堆存量最大的工業固體廢棄物之一,如何使其變廢為寶,已成為當前一大重要課題。北京林業大學、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潞安職業技術學院日前聯合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煤矸石復合微生物肥料在山西長治市研制成功,其中青椒、谷子專用肥配方已成功在田間進行了試驗。
目前我國煤矸石年廢棄量占當年煤炭產量的10%至15%,約占全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總量的40%,大量煤矸石長期露天堆放造成環境危害。近年來國外科學家研究發現,煤矸石中含有多種農作物生長所必需的微生物肥料成分。為開辟煤矸石綜合利用新途徑,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光電子學研究所所長牛憨笨于2002年選擇煤矸石制微生物肥料科研項目進行攻關,并和北京林業大學、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潞安職業技術學院合作組建了科研課題組。
經過近3年的努力,他們篩選出兩種適合以煤矸石為基質生產生物肥料的菌種,成功研制出煤矸石復合微生物肥料生產工藝。據了解,該課題組目前已試生產出6噸煤矸石復合微生物肥料,同時還研制出青椒、谷子專用肥配方。
經國家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施用煤矸石復合微生物肥料的青椒、玉米、谷子,分別比施用普通化肥的同類農作物增產9.3%、0.4%和10.3%,維生素B1含量提高103.1%。測試結果表明,這種肥料具有無毒、無害、無污染、廣譜、優質、高效等優點。
據悉,課題組目前已向國家提出了專利申請,并完成了利用煤矸石生產新型生物肥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這項技術的產業化將為煤炭企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和綜合利用及發展生態農業找到一條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