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拖熱銷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今年以來,我國拖拉機行業經濟運行狀況良好,在大中馬力拖拉機市場繼續購銷兩旺的同時,伴隨著夏日氣溫的攀升,小型拖拉機市場也一改前幾年那種在上半年需求明顯乏力的狀況,產銷量大幅攀升,不少企業都出現了產品供不應求的熱銷局面。
據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理事長高元恩介紹,1~5月規模以上企業的小型拖拉機產量近84萬臺,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4.97%以上,其中5月份的當月增幅達到了52.12%。據測算,上半年我國小型拖拉機的產銷量將達100萬臺。下半年在國家宏觀利好的大背景下,預計市場會進一步趨好,可望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小四輪產銷平穩增長
今年上半年,伴隨著大中拖市場的發力上攻,一些小拖企業也表現頗佳,從而使全行業呈現出日益向好的發展趨勢。
我國農機行業的龍頭企業---山東時風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連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年我國小型拖拉機十分俏銷,由于時風的質量、品牌已為老百姓認可,產品又適銷對路,所以其小拖銷售勢頭很好。上半年時風共產銷小拖97933臺,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2%,繼續保持了行業領先地位。
據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有關人士介紹,上半年,在一拖以狂飆突進的姿態使東方紅大中輪拖的產銷量突破1.1萬臺的同時,其小型拖拉機產銷也保持了平穩態勢,共生產東方紅小拖6.8萬多臺,小拖的銷售額達5.34億元。
山東福田重工德州分廠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盡管今年一季度國內小型拖拉機市場情況不太理想,多數廠家的產銷量與上年相比未有大的增長。但進入二季度以來,隨著小拖市場需求的日趨旺盛,截至6月底,該廠的"好幫手"小四輪拖拉機產量已達4.5萬臺。
手拖銷售勢頭強勁
長江農機裝備公司銷售部張勝部長介紹說,今年以來,國內小拖市場總體不錯,手拖和小四輪的市場需求均大幅上升。在機械化程度較低的情況下,今年以來安徽等地市場對手拖的需求十分旺盛。
安徽長江農機裝備公司作為全國最大的手扶拖拉機生產企業之一,自去年企業改制為民營后,盡管對企業產銷的影響一度較大。但由于民營企業的管理到位,相關制度嚴格,所以今年在企業人員減少了一半的情況下,效益卻提高了近一倍,產量也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加。目前長江手拖已覆蓋國內17~18個省區的市場,預計全年產量達到12萬臺應該沒有問題。前不久該公司的農機業務已經從長江精工中剝離出來。
常州東風農機集團有限公司銷售公司錢舒元經理對記者說,今年1~6月,東風12~15馬力的手扶拖拉機的銷售勢頭十分強勁,共內銷手扶拖拉機4.7萬臺,比上年的2.64萬臺增長了70%。
浙江四方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章正化談及企業的發展時說,今年以來,四方產品銷售比去年同期增幅較大,手拖在國內市場的銷售已超過了出口量,達3萬多臺,純手拖的產銷量增加了100%以上,其中工農-12增加了140%,各馬力段的手拖都銷得不錯,8馬力的"小紅牛"更是供不應求。上半年四方公司手拖還出口1.5萬臺。
據了解,去年全國最大的手扶拖拉機生產企業---山東常林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共生產了18萬臺以上的手扶拖拉機,今年計劃生產25萬臺。今年上半年常林共生產手拖11萬~12萬臺,較之去年同期增長了19%左右。從市場銷售情況看,常林生產的各馬力段的手扶拖拉機在市場上銷得都比較好,主力機型以10、11和12馬力為主。其主要市場在湖北、河南、河北、山東等省,在陜甘寧也有一部分產品銷售。
生產集中度繼續提高
林連華指出,盡管時風集團干小拖產品較晚,但通過用汽車技術、先進適用技術和專利技術改造小拖產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從企業的市場表現來看,今年大企業與知名品牌的生產集中度繼續提高,時風集團、中國一拖、福田重工等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得到了進一步增加。而一些小廠家由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不重視對品牌的培育,市場份額不斷下降。
張勝告訴記者,目前位居12馬力以下的手拖市場銷售前列的產品有:常州東風、常林沭河、六安長江和河南的千里牛等。
在談到市場競爭格局時,林連華強調,隨著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通過兼并與重組,今后小的生產廠家將逐步減少,生產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
小拖功率加速上延
林連華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單缸小四輪功率向大馬力方向發展,市場需求已由原來的1110提升到1115,新出的1125也很暢銷;而用戶對195、1100等功率小的單缸小四輪需求少了。
錢舒元認為,從市場需求情況來看,手扶拖拉機產品也有馬力加速向上延伸的趨勢,前幾年市場上手拖的主力機型以12馬力為主,現在則向15、18和20馬力轉移。手扶的耕作寬度已由原來的600公分不斷向上拓展,時下耕作寬度在800公分的較受農民歡迎。
張勝也認為,近年來,手拖的馬力有向兩頭發展的趨勢,一是向大馬力發展,一是向小馬力發展,其中市場對大馬力機的需求要比小馬力機多一些。邊遠山區對小馬力機的需求較大,15馬力以上大馬力機的需求以東北和華東地區為主,南方地區對手拖的需求則以12馬力以下為主。
據了解,由于國家對拖拉機產品實施補貼,增加了農民的購買力,因此很多用戶在購買補貼產品時,往往選擇一些功率大一點、價格也相對高一點的產品,以提高農田作業效率。
企業贏利水平下降
林連華告訴記者,小四輪本身利潤就比較薄,近年來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對企業的影響很大,使企業的贏利水平不斷下降。為了應對這一難點問題,時風今年以來適當調整了產品價格,使小拖平均上漲了3%。
錢舒元說,今年東風農機的小拖價格上漲了6%以上。由于小拖的技術含量較低,近幾年新加入者較多,使得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僅在常州地區就有手扶拖拉機廠家20家,受市場競爭激烈和原材料漲價等因素的影響,使得過去能賺到的錢如今也賺不到。即使在市場需求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仍有企業停業或關門。
張勝認為,農機補貼政策的實施對手拖銷售沒有發揮大的促進作用。但原材料漲價卻對企業的影響非常大,由于企業所在地的稅賦較重,不易消化過高的原材料價格。與此同時,目前一些打地攤的、搞組裝的小廠的產品價格很便宜,對正規廠家的沖擊很大。
山東常林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的張志俠則認為,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對于市場的影響不大,但對企業的效益影響很大。
宏觀環境驅動市場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小型拖拉機的熱銷,主要得益于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和相關支持政策的逐步出臺并落實,此外,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機服務范圍的不斷擴大、農民收入增加等因素,也進一步拉動農機市場,使拖拉機行業保持穩步快速發展。
高元恩表示,拖拉機市場需求的強勁上揚與企業近年來不斷適應農業經濟發展需要及適應種植結構調整變化關系較大。小型拖拉機市場的趨旺,還與農用汽車特別是三輪汽車的產銷量大幅下滑有很大關系。
張志俠預計,今年國內手拖市場將保持快速上揚態勢,產銷量能保持20%以上的增長幅度。他認為從近幾年的運行情況看,下半年的手拖市場需求要比上半年好一些,秋季仍是手拖的銷售旺季。
林連華也認為,下半年的市場增幅不會低于上半年。
高元恩說,受多種利好因素的拉動小拖業仍會實現快速增長,在全年可望實現兩位數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