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與集成電路扶持新政有望年底出臺
在昨日召開的2007年度全國軟件行業協會工作會議上,信息產業部電子產品司副司長陳英透露,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扶植政策——《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條例》有望在2007年底出臺。
將盡快形成規范送審稿
《條例》在業內被稱為18號文(《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升級版”,2000年18號文的出臺曾對相關產業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陳英透露,“《條例》起草已接近完畢,將在3月底4月初送給各相關部委征求相關意見,并盡快形成規范和成熟的送審稿,力爭年底報到國務院審批出臺。”
另據記者了解,發改委牽頭組織編制的《關于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也已形成送審稿,并將繼續征求各方面的意見。接近信產部高層人士透露,《若干政策》也計劃于年內公布實施。
產業投融資將獲扶持
據陳英透露,《條例》包含規劃指導、財稅激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市場促進等12個部分,就財稅激勵、技術創新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構架體系,有助于系統地解決制約我國軟件產業發展的瓶頸。而《若干政策》也將從七個方面對軟件產業的發展予以鼓勵——稅收、投融資、產業技術、軟件出口、人才、知識產權保護、市場導向與監管。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新政內容中涉及到投融資部分已明確形成計劃———將建立風險投資基金、加大政策性銀行的支持、優先支持安排上市融資、支持企業發行債券、完善用匯管理等。具體包含國家開發銀行信貸支持、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支持企業上市、落實風險投資機制、實施靈活外匯管理政策方面的內容。
有關分析師認為,隨著有關政策的落實,相關行業企業都將受益。有關機構預計,2010年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國內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萬億元。
相關公司期盼政策出臺
易觀國際分析師趙亞洲向記者表示,當年的18號文通過出口約15%左右的退稅政策鼓勵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造就了中國廠商成本的巨大優勢和迅速崛起,中芯國際等公司頗為受益。不過,此后該項規定由于相關國際壓力,幾項關鍵措施中止執行。
知情人士透露,由于目前行業發展一定程度上顯出瓶頸之勢,不少廠商早就開始苦等產業扶植政策的跟進。
不過,由于新政的內容涉及到財政、稅收和海關等相關部委的工作范圍,所以不少業內企業人士對于條款能否在政策扶植上實現較大突破抱有懷疑。
而信產部有關高層亦表示,此前已有政策措施貫徹執行的過程中,仍然存在投融資、裝備、軟件出口等部分軟件產業政策落實不到位,地方落實稅收政策上不平衡等現象。
事實上,《條例》從2004年就開始提出制定,期間多次征求業內專家、相關部委和地方主管部門的意見,目前已經形成了第五版的征求意見稿。從去年起,業內已經多次傳出新政即將出臺的消息,但至今未有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