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03型轉杯紡紗機的工藝設計
目前,轉杯紗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紡織廠家選擇機型時如何做到先進與實用、性能與價格的高度統一,是轉杯紡紗能否達到質優價廉的關鍵。經綜合考慮,我公司選擇了F1603型轉杯紡紗機,第一期購置了兩臺,安裝調試后已正式投入生產。 1 技術特征 F1603型轉杯紡紗機是一種新型的自排風式大錠距(200 mm)轉杯紡紗機,是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在FA601A-200K型轉杯紡紗機的基礎上,消化吸收了BD200RC型機和BD—D1型機的優點后,于1997年10月開始定型生產的設備。F1603型轉杯紡紗機具有以下特點。 (1)適紡性能強,可紡特數為14.5 tex-100 tex,可紡纖維原料有純棉、棉型纖維及滌棉、毛粘、麻粘等混紡紗。 (2)配有不同直徑的紡杯,有43 mm、54 mm和66 mm三種。 (3)筒紗卷裝大,最大外形尺寸可達D300 mm×150 mm,筒子重量可達4 kg. (4)主要工藝參數的調節由計算機控制完成并在屏幕上顯示。 (5)自動化程度高。該機裝有集體生頭、留尾裝置及落筒輸送帶,減輕了擋車工的勞動強度。 (6)產量高,最高引紗速度116 m/min,單位產量能耗低,降低了成本,裝機總功率為42 kw。 (7)主要傳動輪設置在封閉的油浴箱內,傳動集中,適應高速運動的要求,主要機構采用同步齒形帶傳動和高強度的平皮帶傳動,運動平穩,噪聲低。 (8)全機采用整節結構,安裝簡便快捷,車身每節12錠,使用廠家可根據需要選擇節數,標準錠數為168錠。 2 工藝配置 2.1紡杯直徑與轉速 根據生產實踐,紡中特紗時宜采用小直徑紡杯,紡粗特紗時宜采用大直徑紡杯,并且紡杯直徑必須大于纖維主體長度。在捻系數<340時,紡杯轉速宜選用30 000 r/min~35 000 r/min。我國轉杯紗仍以粗特紗為主,所以選擇直徑66 mm的紡杯。紡杯轉速與紡紗斷頭密切相關(尤其在紡低捻紗時),但紡杯轉速必須要保持紡杯的真空度,使工藝排風支管出口靜壓負值大于300 Pa,使紡杯內負壓大于2400 Pa。我公司在紡制58.3 tex紗時,以選擇35 000 r/min為宜。 2.2分梳輥轉速 分梳輥轉速必須滿足以下要求:(1)最大限度地將棉條分梳成單纖維;(2)基本上不損傷纖維;(3)纖維順利轉移;(4)分梳輥線速和輸棉流速合理搭配。當分梳輥轉速過低時(<6200 r/min),影響對纖維的正常分梳,成紗強力下降,同時成紗雜質增加;當高于8000 r/min時,不利于纖維從分梳輥針布上剝離、轉移,成紗強力亦下降,同時成紗棉結增加,紡58.3 tex紗時,以7000 r/min左右為宜。 2.3棉條定量的選擇 在棉條質量基本穩定的條件下,定量不宜過大,以防棉條在輸送過程中產生意外不勻,并通過較大的牽伸削弱紡杯的并合效應。要考慮分梳負荷,定量要與分梳工藝相結合,在棉條質量相近的情況下,隨著定量的提高,成紗質量呈下降的趨勢。在紡58.3 tex紗時,棉條定量宜選擇在17.5 g/5 m~19.5 g/5 m范圍內。 2.4給棉板與給棉羅拉間隔距 該隔距過小(小于O.06 mm),易損傷纖維,軋剎喇叭口;過大對纖維握持不利,分梳能力下降,有時還會造成分梳輥抓取纖維不均勻,對成紗質量不利。紡58.3 tex紗時,以O.08 mm為宜。 2.5 張力牽伸 張力牽伸越大,卷繞張力越大。如果張力過大,顯著的表現是斷頭大量增加,即使未斷頭,紗條受到的張力超出它們所承受的正常范圍,可能使紗條中的纖維產生相對滑移而影響成紗質量。如果張力過低,卷繞成形松,削弱了紗條中纖維的扭結傾向,對成紗強力有影響。紡58.3 tex紗時,張力牽伸以O.96~O.97為宜。 2.6捻度 捻度配置應注意以下幾點:(1)纖維愈短,捻度應愈高;(2)滿足轉杯紡紗的強力標準。一般在臨界捻度內,捻度高,強力高;(3)根據產品用途配置捻度。紡58.3 tex普通紗以52.8捻/10 cm為宜,紡58.3 tex起絨用紗以44.2捻/10cm為宜。 3 結語 F1603型轉杯紡紗機是一種新型的大錠距自排風式轉杯紡紗機,產量高,適紡性能好,自動化程度高,成品卷裝大,是比較適合我國國情的較先進、實用的機型。生產中應根據本機型的技術特點和眾多的工藝試驗資料,合理選擇工藝參數,以達到優質、高產、低成本。此外,建議生產廠家對絡筒輸送帶、集體生頭及留尾裝置可根據用戶要求配備,以期提高該機型的市場競爭力,做到先進與實用更有機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