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鋼“金九銀十”是否可盼?
今年的鋼市沒有出現傳統的“金三銀四”,國內成品材價格持續走低,廢鋼亦是如此。廢鋼價格的不斷下跌使得眾多貿易商不禁感嘆:生不逢時!國內廢鋼市場究竟何時能夠“撥云見日”? 近期,幾乎每周都能見到華東巨頭沙鋼的降價信息,行情看跌不止,不過相信依然還有著不少人在翹首以盼即將到來的“金九銀十”。
首先從鋼廠方面看,每年到了八月份,由于高溫天氣,許多的鋼廠會開始為期一月或半月的停產、停爐、檢修,在維護鋼廠設備良好運作的同時,也為鋼企奮斗在一線的員工們放放假。而在小編看來,既然已是這個時節,鋼廠又選擇了停產檢修,則一般而言,電爐停爐的比率要比轉爐高,廢鋼收購量就可能減少。鋼廠煉鋼如果只采用高爐或者轉爐,那么毫無疑問,鋼廠將消耗自身廢鋼的庫存。等到月末或者九月初,廠子電爐續開,恢復生產,廢鋼庫存倘若已經不多,鋼企則有很大一部分會抬價收貨,或許將帶動廢鋼價格整體上揚。
從原料成本分析,眼瞅著8月上旬已過,可是就廢鋼而言,當前利空消息依然占主導,鋼坯、礦石以及焦炭等原料價格下滑依舊,成本支撐力度進一步減弱,使得成材反彈空間受限,加之國內終端需求持續低迷,貿易商普遍看空后市,拿貨意愿較弱,廢鋼受此拖累也難以看漲。
從宏觀大環境分析,市場利好因素正在逐漸集聚:
一、我國正堅定不移地優化產業結構調整機制,上半年以來開始大刀闊斧地淘汰落后產能,效果明顯,預計到今年底,將淘汰煉鐵6900萬噸、煉鋼7500萬噸、水泥5.6億噸等,提前一年完成原定的“十二五”淘汰任務。這將對改善我國鋼市供大于求的現狀起到重要的作用和戰略意義。
二、日前統計局公布7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7,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同日7月匯豐制造業PMI終值51.7,比上月上升1個百分點。7月份PMI指數繼續回升,大、中、小型企業PMI均已上升到50%的景氣線以上,預示我國未來經濟增長呈現穩中略升態勢。經濟的向好將促進下游需求向好,從而使廢鋼市場心態轉好。
三、由于澳大利亞昆士蘭的洪水導致焦煤外運受限,目前日韓鋼廠的冶煉原材料已經受到威脅,生產受到限制。據統計,澳洲焦煤占全球煉焦煤貿易量的64%,由于日韓鋼廠的焦煤多依賴從澳洲進口,此次持續的洪災對其生產已經造成了較大影響。由于原料庫存不足以支持滿負荷生產,目前日韓鋼廠已經無法滿足原先的國際市場需求,中國鋼廠得以暫時彌補這一市場空缺。在出口數量增長的同時,鋼材出口價格也出現了明顯上漲,這說不定會成為拓展鋼廠盈利空間的機會,從而帶動國內鋼市走強。
從下游需求來看,未來鋼市需求有望好轉。曾經鬧得滿城風雨的住房限購令得以解除,相信這個消息對于很多建材市場的老板們來說是值得他們慶祝一番了。這使得當下不景氣的房地產如沐春風,也必定在一定程度上拉漲成品材價格,推動市場終端需求,消化日益增多的粗鋼產量,讓悲催的鋼市能夠暫時喘口氣。另外,號稱全國最昂貴的一條貨運鐵路--蒙華鐵路(蒙西到華中煤運通道鐵路),已經宣布開工在即。該鐵路的建設有利于構建我國“北煤南運”鐵路新通道、完善路網布局,開發蒙陜甘寧地區煤炭資源、保障鄂湘贛等華中地區能源供應,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吸引民間投資;2000億以上聲勢浩大的鐵路建設工程也必將大量消耗成品鋼材,從而緩解鋼市供大于求的現狀。
綜合而言,雖然目前不論主流鋼廠、或是二三線廠子都在降價,但若廢鋼價本月觸底,那么等到“金九”真正來臨之際,反彈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至于能帶來多大的影響,各位廢鋼業的看官們只好再耐著性子等等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