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礦業集團400項科研成果轉為生產力
近年來,鶴礦集團大力實施科技興企戰略,注重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使一大批具有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促進了企業整體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鶴崗礦業集團提出了“肥瘦搭配、應采盡采,提高資源回收率”的方針,并采取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真正實現了“礦有備用區,區有備用面”。南山礦、新興礦、益新礦等對以前棄采的1.5米以下薄煤層進行了重新規劃設計,預計可增加8000萬噸的煤炭儲量。
2007年集團全年完成科技攻關、新技術推廣和技術改造項目近400項,評選優秀科技成果161項,優秀科技論文240篇。這些科研成果、小改小革、好建議已被轉為生產力,廣泛應用到企業生產經營工作實踐。
鶴崗礦區有可采煤層36個,其中,大于3.5米的厚煤層占75%,中厚煤層占19.2%,鶴崗礦業集團主采煤層都是高瓦斯厚煤層,所有煤層普遍有自然發火傾向,均有煤層爆炸危險。2005年,國家煤礦安全專家對鶴礦集團進行技術會診,把鶴崗礦區確定為國家煤礦治理瓦斯技術示范礦區,并確立了《煤與瓦斯突出厚煤層群保護層開采與瓦斯預抽防突技術研究》等4個國家級科技攻關專題項目,由中國礦業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黑龍江科技學院、中國煤科總院撫順分院等煤炭科技院校與鶴崗礦業集團共同承擔科技攻關研究任務。
目前,三個專題項目已基本完成,一個專題項目進入收尾階段,科研合同執行情況良好,項目取得重大研究成果,應用實施后效果顯著。如《煤與瓦斯突出厚煤層群保護層開采與瓦斯預抽防突技術研究》項目,通過采用長、短鉆孔立體采前預抽技術,實現了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厚煤層群首消突作用,可使首采煤層滿足綜采放頂煤開采技術條件,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的瓦斯超限的問題,為南山礦綜采一隊年產200萬噸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