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開啟餐廚垃圾處理的環保模式
餐廚垃圾變成天然氣、工業油脂,廢水進行專門處理,廢渣送往發電廠,這樣的過程是不是很奇特?如果全城的餐廚垃圾都有這樣的歸宿,擺脫“地溝油”“泔水豬”的標簽,我們的餐桌是不是安全許多呢?
近日,河北省首家餐廚廢棄物處理廠在秦皇島市投入運營,開啟餐廚垃圾處理的環保模式。
6月2日下午,在海港區北部工業園區一角,來到了被冠以“全省第一”稱號的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秦皇島市凱盛環保服務有限公司。
“我們用專門的垃圾車統一回收各飯店的餐廚垃圾,然后進行專業處理。”在廠區內,公司總經理陳海波帶著記者先后參觀了生產線上的預處理、厭氧、提純等系統,并詳細介紹了各個生產環節。
“通過生產線,一般經過20多天時間,這些餐廚廢棄物就可以轉換成天然氣和工業油脂。”陳海波說,在轉換的過程中,會產生沼渣、污泥和污水,污水經過廠區污水處理系統后一部分用來凈化廠區環境,大部分被送進污水管網。污泥和沼渣則被運至秦皇島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用于發電。
“公司是5月17日正式投入運營的,由于剛開始,只有少量餐飲機構將餐廚廢棄物通過城管部門專門運輸餐廚垃圾的車輛運到我們這里來,每天大約有十多噸垃圾。”陳海波介紹說,公司日處理餐廚垃圾的能力大約在150噸,而目前秦皇島市城市區的餐廚廢棄物產生量每天在120噸左右。
“其實,建造這個廠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去運營,建廠主要是為了社會效益,而非考慮盈利。”陳海波說,進行規范化收集和處理可以從源頭上遏制餐廚廢棄物進入到不法商販手中,有效保障食品衛生安全和市民的身體健康。他希望更多餐飲企業能將餐廚廢棄物送到這里。餐飲企業可以聯系所在轄區的城管部門,免費進行回收。
“憑借肉眼根本無法分辨地溝油,咱得全力保障市民的用餐環境。”位于海港區建設大街和文化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大型酒店負責人表示會將酒店內生產的全部餐廚廢棄物送去處理廠。
“希望大小飯店都能將餐廚垃圾送到專業的處理廠,老百姓吃飯時也能更放心些,不用擔心出現‘地溝油’‘泔水豬’。”市民張先生充滿期待。
從城管部門了解到,秦皇島市將出臺有關餐廚廢棄物回收實施細則,回收餐廚廢棄物的范圍也將由海港區向整個城市區范圍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