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致型線“舞”出螺桿壓縮機大市場
一陰一陽兩根螺桿,在中船重工第七一一研究所能源裝備事業部的40多位技術員手中,“擺弄”出了一個幾億元的大市場。憑借一項型線設計專利,他們在短短幾年中,打破了國外公司對國內螺桿壓縮機高端市場的壟斷。
螺桿壓縮機中的兩根螺桿轉動起來,就好像華爾茲的雙人舞步,相互契合,又互不接觸。當氣體隨雙螺桿轉動,就會被壓縮。在化工行業,原需排放掉的可燃氣體經過壓縮,便可回收利用,既節能,又減少環境污染。據測算,一套壓縮機一年可回收可燃氣體約2300萬立方米,一年可新增產值1800多萬元。
只有精心編排,才能跳出優美的舞姿,螺桿壓縮機的效率,主要取決于兩根螺桿的型線設計。由于缺乏自主設計的型線,我國的高端螺桿壓縮機——苯乙烯尾氣壓縮機市場,一直被國外企業壟斷。6年前,一家民營企業上門求助,燃起了能源裝備事業部科研人員的創新熱情。當時,江蘇一家民營化工企業因資金緊張,找到七一一所,希望共同研發苯乙烯尾氣壓縮機國產替代產品。經過1年左右攻關,科研人員設計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獨特型線。用這種型線造出的螺桿壓縮機,效率達到國外同類機器水平,噪聲降低20分貝,在生產線上運行穩定。
完成了“從無到有”的跨越,七一一所的科研人員與多家國內高校、科研院所展開合作,不斷改進尾氣壓縮機的性能。2005年,他們與海南煉油廠合作,第二臺國產尾氣壓縮機上線,其性能指標已完全達到與國外同類機組相當的水平,有些指標更佳。
“一套尾氣壓縮設備價格在千萬元左右,去年我們接到的訂單有9套。”七一一所能源裝備事業部副總經理陸征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專業門檻很高的市場,而且每臺設備都要根據企業需求專門設計方案,非常適合研究所的生產營運模式。如今,他們已在專利型線基礎上,開發出了一系列型線,適應不同尾氣的處理。“今年我們正與中國石化一起開發一臺丁二烯螺桿壓縮機,也要取代進口產品。”
如今,他們憑借獨特“舞步”已占有一方舞臺,贏得了國內化工行業年產量25萬噸苯乙烯化工生產線的尾氣壓縮機市場,去年實現產值1.5億元。陸征透露,原本傲氣十足的外國同行現在主動上門,希望合作,產品報價也降低了25%以上。
今年,他們將把“舞步”跳得更飄逸——這個僅40多人的事業部,瞄上了目前還依賴進口的50萬噸生產線的尾氣壓縮機,一個更具挑戰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