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要推鉛、白銀等的新品種
據悉,上期所的總經理楊邁軍在第三屆中國有色金屬現貨期貨互動峰會上表示,為推動中國有色金屬期貨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該所將要推出鉛、白銀等新品種,以促進市場功能的發揮,更好地服務現貨產業和企業。
期貨日報9月21日消息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楊邁軍19日在“第三屆中國有色金屬現貨期貨互動峰會”上表示,截至9月18日,上期所銅鋁鋅三個有色金屬期貨品種2009年已累計成交31.49萬億元,占全國期貨市場成交總金額的36.33%;下一階段,上期所將推出鉛、白銀等符合國民經濟和實體行業發展實際需求的期貨品種。
楊邁軍表示,近年來,上期所呈現出穩健運行、穩步發展的良好勢頭,市場規模穩步擴大,產品創新有序推進,行業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市場運行平穩,功能進一步發揮,在服務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等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積極作用。2009年以來,上期所成交規模不斷成長,截至9月18日,銅鋁鋅三個有色金屬期貨品種累計成交2.14億手,累計成交金額達到31.49萬億元,占全國期貨市場成交總金額的36.33%,上海銅期貨價格已成為影響倫敦銅期貨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與此同時,有色金屬套期保值交易量迅速提升,申請參與套期保值交易的有色金屬企業大幅增加,從產業鏈各環節的參與情況看,市場結構也更趨優化。總體而言,有色金屬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功能在規模大大提高的同時,正在逐步實現質的飛躍。
楊邁軍同時還表示,上期所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推動中國有色金屬期貨市場的發展,伴隨著有色金屬期貨成交規模的擴大,品種結構的優化,上期所將更加注重發揮虛擬經濟服務于實體經濟的功能作用。在經濟全球化、資產證券化、商品金融化和交易網絡化的時代背景下,有色金屬定價模式已由傳統的商品屬性定價模式向多維定價模式轉變。上期所作為全球有色金屬定價中心之一,國際影響力正穩步提升,在全球有色金屬資源配置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楊邁軍稱,2008年國慶以后,上期所成功抵御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期貨市場對沖和管理價格風險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發揮,這充分表明中國的一整套有中國特色的交易交割規則、風險控制制度、技術支持系統是經得住考驗的,也為中國期貨市場的下一步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開始重新審視期貨和衍生品市場,在對場內、場外衍生品市場的功能作用深入分析研究后,越來越多的實體經濟在選擇風險管理工具時轉向了透明度更高、流動性更強、監管更加規范的在交易所交易的場內市場。
楊邁軍表示,在下一階段的發展中,上期所一方面要更加明確期貨市場服務和服從于國民經濟運行發展的宗旨,穩步推出符合國民經濟和實體行業發展實際需求的期貨衍生產品,比如鉛、白銀等期貨品種,還要進一步按照促進功能發揮的要求,做深做精現有期貨品種,從交易、結算、交割等各環節進行完善,更好地服務現貨產業和企業。另一方面,上期所要進一步深化對期貨市場風險的認識,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市場一線監管,加大查處違規違法行為的力度,凈化市場行為,維護“公正、公開、公平”的市場秩序,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為期貨市場的穩健運行和穩步發展提供有力保障。